山东,女子网购了一件貂皮大衣,用洗衣机洗报废了,就申请了退货,没想到商家直接驱车300多公里到女子小区,拿着喇叭大喊讨说法。 山东济宁一个小区里,突然传来刺耳的喇叭声。 “哪位买了貂皮大衣的女士,出来给个说法!” 喊话的是外地来的商家,开了三百多公里车,就为了一桩两千多块的网购纠纷。 这一幕引发了邻里的热烈讨论,有人认为商家此举扰民,也有人对他的执着充满了同情。 这事说起来,其实是一笔网购订单闹的。 郭女士(化名)在网上下单了一件貂皮大衣,收到货后觉得 “摸起来像塑料,根本穿不了”。 依照平台的规则提交了退货申请,迅速且顺利地获得了退款。 可商家收到退回的衣服时,当场傻了眼。 衣物明显被洗坏了,疑似进过洗衣机,面料受损严重,跟发货时完全不一样。 商家赶紧找平台申诉,没得到支持。 打电话联系郭女士,对方始终不接,连个解释的机会都不给。 来回折腾几天,商家实在没办法,才决定亲自跑一趟。 驱车往返三百多公里的路程,光是油费就花费了两百多块,更不必说还投入了几天的时间成本。 到了小区门口,民警也来协调过,可郭女士一直不愿露面。 走投无路之下,商家才架起喇叭喊话,既想让买家回应,也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事。 网友们的意见分歧较大,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有人说商家不容易,小本生意遭这损失,换谁都急。 觉得买家可能钻了平台规则的空子,缺乏诚信。 也有人吐槽商家做法不妥,小区里喊话扰民,影响邻里安宁。 其实这事儿,暴露了线上交易的不少问题。 平台的仲裁机制,遇到这种各说各理的情况,往往没辙。 卖家想通过正规流程找回损失,难上加难。 有些消费者熟悉退货规则,维权是应该的,但不能滥用规则。 衣服洗坏了再退货,这对商家来说太不公平。 而个体商家维权成本太高,时间、金钱、精力都耗不起。 逼到绝境,才会选择这种极端的曝光方式。 要解决这类问题,其实也不难。 商家发货前,不妨录个视频留证,把衣服细节拍清楚。 高端易损面料的商品,在商品页明确写清楚保养要求,提醒别机洗。 平台也该完善退货质检流程,让证据说话,别让老实人吃亏。 消费者遇到不满意的商品,有疑问可以沟通,该配合鉴定就配合。 别一退了之,不管商品是否受损。 监管部门也能给小商家多开条便捷通道,不用让他们为了小额纠纷跑断腿。 商家的委屈能理解,但喇叭喊话确实不可取。 短期或许能博关注,长期反而会丢了公众同情,还扰乱秩序。 线上交易的信任,需要平台、买家、卖家一起维护。 希望这起纠纷能推动规则完善,让买家购物放心,也让守法商家不用再为讨公道奔波街头。 你觉得这事谁更有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