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灵!”广东,一只小野猪在山上活动时,后脚不小心被猎兽夹夹伤,没想到它拖着

春秋说史 2025-11-06 10:29:06

“万物有灵!”广东,一只小野猪在山上活动时,后脚不小心被猎兽夹夹伤,没想到它拖着夹子一瘸一拐来观音寺附近,方丈发现后没有驱赶它,对它进行了救助。 谁能想到,广东深山里的观音寺,竟住着一头三百多斤的 “特殊寺客”? 不是高僧隐士,而是一头叫 “猪五妹” 的野猪。 游客举起苹果喊它名字,它就慢悠悠从后山下来,抬头点头的模样,像在回应老朋友的邀约。 没人会想到,这只温顺的野猪,当年是拖着伤腿逃到寺里的。 后腿被猎兽夹死死咬住,血肉模糊,金属夹子嵌在肉里,它一瘸一拐蹭到寺门口时,浑身都在发抖。 方丈没有驱赶,也没慌乱。 把它安置在僧房角落,小心剪开夹子,清洗伤口、缠上绷带,还特意弄了些容易消化的吃食。 伤好后,僧侣们试着把它放回山林。 可没过几天,它就循着山路跑回来,在寺门口打转,见人就凑过来,眼里没了当初的警惕。 几次放回,几次返回,方丈看出了它的依恋。 干脆收留了它,取名 “猪五妹”——“五” 是佛门五戒,盼它安分守己,“妹” 因为它是头母猪,带着点随口的亲切。 日子一长,猪五妹彻底把寺庙当成了家。 最初还怯生生躲着人,后来被每日的温声细语和吃食打动,慢慢敢主动靠近。 它最认苹果,只要有人举着红彤彤的果子招呼,不管在山里哪个角落,都能寻着味来。 有人连着喊几声 “猪五妹”,它就晃着身子从石阶上下来,步伐沉稳,不像野猪,倒像赴约的老友。 如今它快九岁了,到了野猪的老年。 行动没以前敏捷,大多时候就在后山平台晒太阳、打盹,偶尔沿着庙后石径散步。 入秋天气转凉,僧侣们会给它铺厚被子挡风;志愿者来拜访,总不忘带些它爱吃的苹果和青菜。 三百多斤的体重,性子却温顺得很。 在寺里待了八年,从没闯过供桌,没抢过食物,更没伤过人。 网友们打趣说,它怕不是《西游》里的二师兄转世,带着佛缘来的。 也有人说,它更像一盏活着的慈悲灯,照见了人心最软的地方。 其实猪五妹的温顺,从来不是天生的。 是被人类放下恶意、真诚相待后,才慢慢卸下的防备。 当初若不是方丈伸手救助,它可能早已倒在山林里,若没有寺里日复一日的照顾,也不会有这份跨越物种的陪伴。 这个故事哪是讲野猪有灵? 是在说,不管是野生还是家养的生命,受伤时都该被善待,年迈时都该被温柔以待。 观音寺的僧人没标榜什么,只是用八年的日常,兑现了最简单的慈悲。 猪五妹的存在,也让每个来访者多了份思考。 人类和自然该怎么相处? 当猎具留下伤痕,我们能不能伸手修补?当世界越来越喧嚣,我们还能不能对陌生的生命,多一份善意? 八年相伴,猪五妹用它的存在,回应了当初的救助。 它不是故事的结局,而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施与被施之间,最难得的连结。 你身边有跨越物种的温暖故事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