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年,蒙古太后娜木钟归降后金。皇太极劝代善:“你就把娶了吧!”代善却嗤之以鼻:“她和丈夫分居两年,都能怀孕生子,这样的女人,我才不稀罕!”一旁的孝庄听完,忽然觉得后背发凉。 1634年,林丹汗在青海那边染上天花,折腾了几天就咽气了,年不过四十多岁。这下子,察哈尔部一下子散了架,各路人马开始自谋出路。林丹汗的遗孀们也没闲着,早早就有几个福晋带着人投奔后金,像是巴特玛璪那样的,皇太极一看机会来了,赶紧收编,稳住人心。 娜木钟就是林丹汗的正室大福晋,出身博尔济吉特氏,这家族在蒙古贵族圈子算得上老牌子,她爹是阿霸垓部的郡王额齐格诺颜。十三岁那年,她就嫁给了林丹汗,进了察哈尔部的斡耳朵,当了多罗大福晋,管着后宫和部落的内务。林丹汗这人野心大,娶了八个福晋,娜木钟排第一,地位稳当。她跟着林丹汗东征西讨,管粮草管人马,日子过得风风火火。可林丹汗晚年败相毕露,西逃青海时,部众饿肚子,内部还起内讧。 1634年林丹汗一死,她肚子里还怀着孩子,这孩子就是阿布奈,林丹汗的遗腹子。问题是,林丹汗死前两年,他俩分居在外,这事儿在草原上闹得沸沸扬扬,大家私下议论,说娜木钟这孩子来路不明。阿布奈出生后,察哈尔部本来想让他继承汗位,可长子额哲不服,部落更乱了套。娜木钟一看大势已去,1635年春天,带着一千五百户人马,赶着牛羊,翻山越岭投奔后金。这不是小数目,一千五百户啊,够养几千骑兵,皇太极自然当宝贝似的接待。 后金那边,皇太极正愁怎么彻底收服蒙古诸部呢。娜木钟的到来,正好是个突破口。她不光带了人,还代表察哈尔的正统血脉。皇太极这人玩政治手腕高明,他没急着自己上手,而是先想把娜木钟嫁给代善。代善是努尔哈赤的长子,大贝勒,管着正黄旗,早年打仗勇猛,萨尔浒大战立过大功。可他性子直,爱顶撞人,和皇太极兄弟俩关系一直紧绷。皇太极劝代善娶娜木钟,图的就是联姻稳住察哈尔残部,顺带拉拢蒙古贵族。可代善一听就炸了锅,他直摇头,说娜木钟这人靠不住,分居两年还能生孩子,带一千五百户也养不起。 话里话外透着瞧不上眼,典型的贵族做派,嫌人家有把柄在手,娶回去丢人现眼。代善这拒绝,不是头一回了,早年他就卷过宫廷是非,1630年还被皇太极幽禁过一阵子,出来后对兄弟更不服气。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掂量,皇太极一看代善铁了心,也就不勉强了,转头自己把娜木钟纳了进去,当侧福晋。这步棋走得妙,娜木钟进了后宫,察哈尔部彻底归心,额哲后来还献上了蒙古传国玉玺,标志着后金拿下了漠南全境。 孝庄那时候还年轻,才二十出头,本名布木布泰,科尔沁部的格格,十二岁嫁给皇太极,当了庄妃。她家科尔沁是蒙古东边的大部,早年就和后金联姻,孝庄进宫后,帮着皇太极处理蒙古事务,脑子转得快,懂满蒙汉三语。这次娜木钟投奔的事儿,她肯定在场听着。科尔沁和察哈尔本是蒙古同胞,可林丹汗活着时,还想吞并科尔沁,孝庄家没少吃亏。 现在娜木钟带着争议过来,代善那番话一出口,孝庄估计心里五味杂陈。蒙古贵族圈子小,风言风语传得快,她自己也是蒙古媳妇,听到这种闲话,脊背发凉不是没道理。这不光是娜木钟一个人的事儿,牵扯到整个蒙古的颜面和归附的代价。孝庄后来辅政三朝,帮清朝稳江山,可早年这种小插曲,让她对后金内部的派系和蒙古的尴尬处境,早早有了数。 娜木钟投奔后,后金的蒙古政策就变了样。皇太极不光收人,还高规格安置,派专人管一千五百户的牧场和粮草。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大清,娜木钟也跟着水涨船高,当了大贵妃,住麟趾宫,位子排第三,仅次于哲哲和海兰珠。她这地位高啊,比孝庄的庄妃还靠前,宫里人私下叫她懿靖大贵妃。没多久,她给皇太极生了女儿,固伦端顺长公主,这孩子后来嫁给了蒙古王爷,巩固了联姻网。 皇太极对她优待有加,还把阿布奈接过来,安置在察哈尔旧地,让他继承汗位。阿布奈小小年纪,就娶了皇太极的女儿马喀塔,按满蒙风俗,这是收继婚,额哲早死无子,阿布奈顶上,等于察哈尔彻底绑在清朝船上。可惜阿布奈命薄,顺治二年才十岁就娶嫂,这事儿在草原上又闹议论,清廷后来为了绝后患,顺治帝时下令绞了他。 代善那边,拒绝娜木钟后,没消停多久。他后来还想娶苏泰太后,那也是林丹汗的福晋,可皇太极没答应。代善一生刚愎,宫廷斗争没少掺和,1648年病死,享年六十五,儿子豪格继承,可惜在清初夺嫡里栽了跟头。皇太极1643年突发中风,也走了,年五十一,留下个摇摇欲坠的帝国。 多尔衮摄政,顺治帝福临上台,孝庄在后头操持,顺治十八年福临一死,她又推孙子玄烨当康熙帝,一手平三藩,稳了江山,到1688年才过世,七十五岁高龄。娜木钟呢,晚年安稳,1674年病故,康熙追封懿靖大贵妃,可她的后代没落着呢,生下的博穆博果尔早夭,阿布奈被杀,察哈尔一支就这么断了根。
乾隆之所以选择嘉庆当皇帝,原因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在嘉庆之前,乾隆先后选择了5位接
【1评论】【14点赞】
苏米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