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敌人能像赫鲁晓夫那样,给我们带来如此多的灾难。”这是苏联元帅乌斯季诺夫

湖光山色如画 2025-09-22 19:57:09

“没有一个敌人能像赫鲁晓夫那样,给我们带来如此多的灾难。”这是苏联元帅乌斯季诺夫对赫鲁晓夫的评价。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发表“秘密报告”,对斯大林进行全面否定,声称斯大林给苏共“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这个所谓的秘密报告实际上也并不秘密,很快,苏联就展开了对斯大林的公开批判,原本被捧为英雄的斯大林一时间成了国家罪人。 但在苏共二十大过去近七十年后,今年7月,俄共十九大终于对斯大林进行平反,指出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指控是虚假和错误的,并对苏联乃至整个国际共运都造成了巨大伤害。 至此,这桩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公案总算告一段落。 但围绕着斯大林的争论并未结束,斯大林的功过究竟应该怎么算?赫鲁晓夫为什么要批判斯大林?为什么对斯大林的批判会造成如此恶劣的影响? 斯大林的功绩可以分三个阶段来说: 第一阶段为二战前,他大力推动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让原本工业薄弱的苏联成为了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国。 第二阶段为二战时,他领导苏联人民对抗侵略,硬是把巅峰期的纳粹德国一路推回了老家,让红旗在柏林飘扬。 第三阶段为二战后,他扩张了苏联的疆域,并将苏联变为一大阵营的领导者,能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强国。 而斯大林的过失同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二战前他党同伐异,将一大批对苏联建立有重大贡献的元老尽数消灭,如托洛茨基、布哈林和季诺维也夫等人,过激的集体化政策也一度造成农民生活困难。 二战时他对纳粹德国判断失误,建立“东方战线”的策略又为苏联带来了一大批敌人,增加了抵抗德国的难度。 二战后他未能在希腊内战与南斯拉夫问题上作出正确决策,将原本能成为盟友的国家拱手让人。 可以看出,斯大林功劳很大,但过失也不小,并且他没能为苏联找到合适的“接班人”。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高层的贝利亚、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和赫鲁晓夫等人立即对权力展开激烈争夺,最终赫鲁晓夫胜出,但这番内斗也造成了苏联的动荡。 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一方面是因为二人本就政见不合,另一方面也是出于他加强个人威望的私心。 但无论如何,赫鲁晓夫都不应该这样简单地把斯大林定义成“罪人”。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广大红军士兵都是在斯大林“一步也不后退”的口号下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斯大林在危急关头坚守莫斯科并在红场阅兵的壮举也激励了无数人。 到“秘密报告”发表时,二战也只过去了11年,斯大林依然是老兵们心目中的英雄。斯大林毕竟是领导苏联打赢那场存亡之战的人物,如此对待只会让人寒心。 并且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法共、意共、德共等他国左翼政党也普遍推崇斯大林,东欧各国的领导人更是由斯大林扶持上去的。 赫鲁晓夫如此行事,也让这些国家陷入迷茫,进而导致了思想界的剧烈动荡,也为仇视苏联的反对派提供了理论依据。 简而言之,斯大林不是没有错误,但对他应该全面看待,而不是像赫鲁晓夫这样指向明确的完全否定。 无论是从正本清源的角度看,还是从俄罗斯当今崇拜“强人”的角度看,俄共为斯大林平反都合情合理。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湖光山色如画

湖光山色如画

湖光山色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