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法国突然宣布了! 9月19日这天,法国可真是炸开了锅。 全国上下闹得沸沸扬扬,原因就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罢工。 简单来说,政府为了省钱,打算取消两个公共假日,还要削减医保支出,这让老百姓觉得日子没法过了。 于是乎,9月18日,法国总工会等多家工会一号召,各行各业的人们就纷纷走上街头,要讨个说法。 据官方统计,全法有超过50万人参与罢工,光首都巴黎就有5.5万人。不过工会方面说,实际人数得有100万。不管是50万还是100万,这阵仗都够吓人的。 你想想,这么多人造反,社会还能正常运转吗?巴黎的地铁和公交车大部分都停运了,埃菲尔铁塔这样的著名景点也关了门,连卢浮宫和奥赛博物馆都没能幸免。 孩子们没学上,因为不少老师也罢工了;病人拿不到药,全国将近所有的药店都关了门。这阵仗,说是全国停摆一点也不夸张。 警方如临大敌,一下子出动了8万警察和宪兵维持秩序,还是没避免冲突,抓了300多人。巴黎警察局长提前就好一番担心,生怕游行队伍里混进搞破坏的,还呼吁商户关店避险。 说到这儿你可能想问,好端端的为啥闹这么大?根源就是政府想削减开支,缓解公共债务压力。 7月份那时任总理贝鲁推出了2026年预算草案,主打一个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措施包括把两个公共假日改为工作日、削减医保支出等。 但这方案一出来就惹了众怒,议会不买账,老百姓更不答应。贝鲁自己就因为这套财政政策在信任投票中失利,9月8日黯然辞职。 接着上任的新总理勒科尔尼,屁股还没坐热,就迎面撞上这场大风暴。 表面看,民众是为两个假期被取消而愤怒,但根子上,是觉得这种“紧缩”不公平、不公正。 普通人享受的福利在缩水,公共服务在削减,但为什么那些富人和大企业却没被“动真格”?为什么不对他们多征税? 这种“选择性紧缩”让普通人感到被针对、被牺牲,自然要站出来抗议。 最新民调也显示,过半法国民众支持这次罢工,反对的只占四分之一。这说明老百姓的怨气不是一天两天了。 法国政府也有自己的难处。 法国的公共债务确实高企,赤字占GDP的比重已达5.8%,远超欧盟3%的上限。欧盟已经对法国启动了“过度赤字程序”,要求其削减赤字,否则可能面临罚款。 政府面临的是内外双重压力:外面欧盟催着减债,里面民众不让动福利。 这就像是手心和手背,哪一面都疼。 马克龙总统一年内换了三任总理,支持率还一路走低,也足见这局面有多棘手。 新总理勒科尔尼试图走中间路线,一方面表示愿意与工会对话,另一方面又未明确放弃紧缩政策。但这种“模糊”态度,在工会和民众看来缺乏诚意,难以信任。 这场大罢工,暴露出的是高福利模式在当今世界面临的普遍挑战。国家钱袋子紧张,但老百姓已经习惯的福利水平却难以降低。 如何既保住福利又不拖垮经济,如何让削减开支的政策显得公平,成了许多国家头疼的大难题。法国今天的困境,某种程度上也是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可能面临的明天。 看到法国街头的这一幕,我们更能体会“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这句话的分量。 任何时候,政府出台政策都不能忘了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和公平诉求。 发展可能难免有阵痛,但这痛楚应该大家共同分担,而不是只让普通民众扛着。 法国这场风波最终如何收场,我们拭目以待。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社会的稳定,就没有发展的前提;没有民众的支持,任何政策都难以推行。 参考资料:法国发生多行业罢工 旨在反对政府财政紧缩计划——中新网
法国议员直接给冯德莱恩来了波灵魂拷问。当时场面那叫一个紧张又刺激,议员一脸严肃
【18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