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后,西方国家各路媒体开始解析中方国力,俄方专家指出,九三阅兵亮相的新型装备,已经表明中方具备反制任何安全威胁的实力,可见国际舆论的风向开始发生转变。 阅兵那天,中国亮出的家伙事儿真不少,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首秀,射程覆盖西太平洋关键区,精度高到能锁定移动目标;东风-31A洲际导弹跟上,机动发射车一亮相,就让分析家们算起全球打击范围;歼-20隐身战机低空掠过,雷达截面小得像鬼魅,证明空军已摸到五代机门槛。海军部分,052D驱逐舰模型和舰载直升机齐出,暗示远洋投送能力跃升。陆军方阵里,无人机群和精确制导火箭炮整齐列队,电子战装备隐约露面,构建起陆海空一体网。这些装备不是摆设,背后是十年军改成果,预算倾斜制造业,供应链从低端组装爬到高端核心部件自给。 西方媒体反应快得像条件反射,BBC头版直呼“中国军力跃进,亚太平衡倾斜”,纽约时报深挖导弹数据,担心美航母群安全;CNN分析师列表对比,承认中国海军吨位已超欧盟总和。路透社报道中,夹杂对南海巡航的警惕,说北京这是在宣示主权底线。美媒唱衰惯性不改,总爱贴“威胁”标签,但数据摆那儿,东风系列命中率超90%,歼-20服役数已破百,谁也辩不过。俄方视角不一样,普京亲临现场,塔斯社直播全程,专家们点赞透明度高。科罗琴科在访谈里掰扯清楚,这些新家伙整合成体系,能反制空中、海上任何挑衅,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标题就直白:中国展现遏制威胁实力。国际舆论这时候开始松动,以前总说中国军力“纸老虎”,现在得承认,快速迭代让北京在谈判桌上有底气。 美国国会急吼吼加码印太预算,2016财年军费直奔7000亿刀,焦点锁无人机和电子战,南海自由航行行动频率翻倍。欧盟跟进,北约峰会讨论亚太延伸,法国和德国媒体反思对华出口管制松紧。北京这边,军工链条转得飞起,2017年福建舰开工,2022年下水,电磁弹射技术直追美军,出口订单从巴铁到塞尔维亚,高端雷达卖得火热。特朗普上台后,制造业回流喊得震天响,关税壁垒层层叠,但中国供应链韧性强,高端芯片虽卡脖子,可中低端产能占全球四成,军用材料自给率超80%。 俄中合作加深,2018年联合演习常态化,S-400系统互补东风部署,科罗琴科继续发声,2020年一篇专栏分析,中国核三位一体已成熟,全球投送无死角。2022年俄乌冲突后,西方更慌,中方无人机出口数据飙升,海军舰艇下水速度年均12艘,超美日总和。舆论上,彭博社2023年报告承认,中国军费效率高,性价比碾压美式堆量。美智库兰德公司模拟推演,东风-26封锁台海概率95%,航母杀手名不虚传。 国际格局里,北京声音重了,G20峰会军控议题,中国提案获拉美支持。总的看,这转变不是一夜间,靠实打实积累,西方从唱衰到正视,根儿上是中国国力硬了。
各国要认清一个现实,以后和中国打仗没法打了。环球时报的消息,9月18日在长春
【12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