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抢钱来的快!9月12日上海,一女子开车去吃饭,为图方便将车停到旁边酒店的车库里,吃饭完后就准备取车离开,可当看到停车费后,女子却傻眼了,竟然要300元!网友:明明可以抢,非得绕这么一大圈。[无辜笑] 事发当日这位女子外出就餐时发现附近车位已满,便将车停在了对面酒店的地下车库。 然而用餐结束去取车时,她被告知需要支付300元停车费,按照该酒店的收费标准,停车费为每小时60元,这意味着她停了5个小时,如果不是酒店客人或消费不满300元,就必须按此标准缴费。 这个价格确实让人意外,每小时60元的停车费,相当于很多人一小时的工资,甚至超过了一些服务行业的时薪标准。 酒店方面的政策是,入住客人或在酒店消费满300元可享受4小时免费停车,但对于只是临时停车的普通车主来说,这个门槛显然过高。 类似的高价停车案例其实不少见,在北京朝阳大悦城,曾有车主停车3小时被收费240元;深圳某商场停车费达到每小时40元;广州天河城附近的停车场,节假日收费甚至达到每小时80元。 这些价格背后有其成因,中心城区土地成本高昂,停车场运营成本自然不低,,特别是酒店、商场这类黄金地段的停车位,本身就属于稀缺资源。 但问题在于很多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并不够透明,有的入口处虽然有价格公示,但字体偏小或位置不够显眼,车主匆忙间容易忽略。 更关键的是一旦车辆驶入,车主基本失去了议价权,即使觉得价格过高,也只能被动接受,因为车已经在里面了。 对于车主来说最实用的应对方法是提前做功课,现在很多手机地图都有停车场信息,包括价格和空位情况,一些城市还推出了专门的停车APP,可以提前查询和预约。 这次上海女子的遭遇提醒我们,在享受汽车便利的同时,也要为这种便利付出相应成本,关键是要让这个成本透明、合理,给车主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这需要政府、商家和车主共同努力,寻找平衡点,让城市交通更加有序,也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民。 网友们议论纷纷: “这价格确实吓人,但酒店明码标价也没毛病,自己没看规则只能认栽。” “在上海陆家嘴那边停过80一小时的,瞬间觉得60好像也没那么离谱了。” “建议以后停车前先打开地图APP,大部分停车场都会显示收费标准。” “酒店针对客人提供免费停车很合理,毕竟车位主要是为住客服务的。” “其实商家应该在入口处用醒目标牌提示价格,避免这种争议。” “经历过同样的事,现在养成了停车前先拍价格牌的习惯。” 你遇到过最高的一次停车费是多少,你觉得多少一小时的停车费是合理范围? 官方信源: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
比抢钱来的快!9月12日上海,一女子开车去吃饭,为图方便将车停到旁边酒店的车库里
轩叔观察
2025-09-13 15:24: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