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德缺冒烟了!辽宁沈阳,一老太太在大街上散步时,看到一家餐馆门口放有很多凳子,于是她二话不说偷走了一摞,最过分的是,她还连着来偷了三天,几十斤重的遮阳伞都没放过,网友:这得穷成什么样,才能干出这种事! 一把价值五百元的大型遮阳伞,最终沦为价值二十四元的废铁。此事听起来荒诞魔幻,却千真万确地在辽宁沈阳上演,让人不禁唏嘘。 这事儿还得从一家餐厅老板说起。他不经意间发觉,自家门口数把重达几十斤的遮阳伞竟无端消失。 赶忙调出监控查看,刹那间,他惊愕得呆立原地,整个人都懵住了。一个看起来超过70岁的老太太,连续三天,每天都推着个小车来“搬家”,不光搬走了伞,还顺走了一摞板凳。 根据长天新闻9月11日的报道,这位老板找到老太太时,结局让人五味杂陈。板凳倒是能还回来,可那几把大伞,已经被当成废品卖给了回收站,拆得稀碎。 一把伞,就换了24块钱。对店主来说,这是上千块的经营成本打了水漂;对老太太来说,这可能只是几十块钱的意外之财。 这般悬殊的价值落差,戳破的岂止是经济层面的细账,更是人心深处的信任与期许,于无形间让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陷入微妙的困境。 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老人家这么大年纪,是不是生活有困难?可问题是,贫穷从来都不是伸手拿别人东西的理由。 更何况,这已经不是“顺手牵羊”了,连续三天的行动,目的性很明确。这种行为,就像是在大家默认的社会信任墙上,硬生生凿了个洞。 今天看着没人管,偷个凳子;明天胆子大了,是不是就该抬桌子了? 这件事最难办的地方,恰恰在于老人的年龄。社会上总有种声音,觉得老人年纪大了,法律也拿他们没办法,仿佛自带“法抗”。 但法律专家的看法很直接:多次盗窃,不管每次偷了多少,都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最高能判三年。年龄,绝非一块能让人逃脱罪责的免罪金牌。 它不应成为某些人肆意妄为后,妄图规避责任的借口,在正义与法律面前,任何妄图借年龄开脱者都难辞其咎。 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有数据显示,就在2022年,北京某个法院处理的盗窃案里,60岁以上的人就占了12%。 这说明,如何面对老年人犯罪,已经成了一个摆在全社会面前的现实问题。法律的尊严要维护,但执法的尺度又该如何把握?这考验的是整个社会的治理智慧。 从500元到24元,一把伞的“粉身碎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微小行为背后撕开的社会裂痕。 保护每一个守法商家的财产,维护公共空间的秩序,不因犯错者年迈而姑息,这不仅是给那个糟心的店主一个交代,更是为了我们每个人都能生活在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里。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年纪虽小,却有大担当》,2025.9.11
缺德缺冒烟了!辽宁沈阳,一老太太在大街上散步时,看到一家餐馆门口放有很多凳子,于
月鹿一鹿前进
2025-09-12 11:44:17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