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是无意义的感动,可教育里最珍贵的,往往就是这些不按剧本走的瞬间。 雨水哗哗地砸在迷彩服上,眼睛都睁不开了。但没有一个学生伸手去擦。主席台上的校领导和家长们也全程站在雨中陪着孩子们。 校长三次拿起话筒问“要不要暂停”,换回来的是三次更加响亮的“不放弃!” 这声音穿透雨幕,比任何精心排练的口号都更有力量。 有家长看得明白,觉得现在的孩子“不够自律有点娇生惯养”,正需要这样的大集体活动来锤炼一下。这话虽直白,却点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教育专家也认可这种观点,认为适度艰苦的集体活动能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但前提是必须有科学的保障。学校也确实准备了姜汤和医疗保障,这不是蛮干,而是有准备的坚持。 当然会有人说这是“无意义的感动”,是“吃苦秀”。但那些在雨中挺直的脊梁、那些倔强的呐喊,却是真实的。这种瞬间无法预设,它的价值恰恰在于那份“不按剧本走”的意外和真实。 教育的真谛,有时就藏在这些突如其来的“加试”里。它考验的不仅是学生,还有站在他们身后的大人。那天在雨中共同坚持的每一个人,都是满分。
有人说这是无意义的感动,可教育里最珍贵的,往往就是这些不按剧本走的瞬间。
清幽画师君
2025-08-30 01:18:47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