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等一声枪响。 结果等来的,是台积电的财报,和果农们哭着喊着要对话的新闻

古今知夏 2025-08-29 17:21:23

全世界都在等一声枪响。 结果等来的,是台积电的财报,和果农们哭着喊着要对话的新闻。 这才叫高手过招。你以为的大场面,是千军万马、炮火连天。其实真正的大场面,是一张张停不下来的订单,是一条条根本离不开的供应链。   先说说台积电那份让全球揪心的财报。之前谁都觉得台积电 “稳得很”,毕竟全球一半的高端芯片都靠它造。可最新财报一曝光,懂行的人都看明白了:表面上营收还撑着千亿规模,订单排到 2026 年,背地里早愁得睡不着觉。 美国那边的工厂建得磨磨唧唧,原本说去年投产,现在拖到 2025 年还没谱,成本超了快 50%,本土工程师更是跑了 15%— 为啥?美国根本没有造芯片的完整配套,连个合格的零部件厂都难找。 更关键的是,台积电离不大陆啊!它近 40% 的客户都在大陆,小米、OPPO 这些手机厂商,每年要从台积电买走几百亿的芯片;就算是华为,现在用的成熟制程芯片,不少还是从台积电订的。 而且大陆自己的芯片产业也起来了,上海中芯国际能造 14 纳米芯片,合肥长鑫的存储芯片也能供货,台积电的 “不可替代性” 早没以前那么强了。 上个月还有个大消息:苹果让台积电给新款 iPhone 减产 10%,转头就找中芯国际测试芯片。你看,连苹果都知道,不能把鸡蛋全放台积电一个篮子里,大陆供应链才是稳的。 台积电现在就是 “两头难”:跟着美国走,丢了大陆市场;靠大陆,又怕美国施压 — 这哪是财报?明明是台海经济绑在一起的证明。 再看台湾果农最近的新闻,真让人跟着着急。高雄有个果农对着镜头哭,仓库里的凤梨堆了好几层,眼看就要烂了,嘴里反复说 “要跟大陆对话,让我们的果子能卖出去”。不是他们没努力,之前台当局喊着 “南向政策”,让果农把凤梨卖到越南、菲律宾。 结果呢?越南没有冷链车,运过去的凤梨一半都坏了,卖的钱连运费都不够;菲律宾人根本不爱吃凤梨,堆在港口没人要。 谁都知道,大陆才是台湾水果的 “救命稻草”。以前台湾每年产 50 万吨凤梨,70% 都卖去大陆,大陆还帮着建冷链、搞分销,果农一斤能卖 20 多新台币。现在呢?台当局搞 “限制”,大陆这边的销路断了,果子只能烂在手里。 还有莲雾、释迦这些水果,也是一样的命 — 台湾的农业早就绑在大陆身上了,台当局喊了十年 “转型”,连个能替代大陆的市场都找不着,最后苦的还是老百姓。 再往大了看,台海的经济早就 “拆不开” 了。台湾每年从大陆赚走 1500 多亿美元,相当于每个台湾人一年从大陆拿走近 7 万新台币;大陆呢,从台湾买芯片、电子元件,补全了自己的产业链。 去年 RCEP 生效后,大陆给台湾水果、渔获又降了税,可台湾想加入 CPTPP,连门都摸不到 — 没有大陆点头,谁愿意带你玩? 美国嘴上喊着 “支持台湾”,实际行动却很诚实。去年美国从台湾买了几百亿的芯片,60% 又加工成手机、电脑卖回大陆,要是真切断两岸贸易,美国科技企业的营收至少降 10%。你看,连美国都离不开两岸的经济联结,台当局还在喊 “脱陆”,不是自欺欺人吗。 现在再回头看 “全世界等枪响” 的事,就觉得可笑。大家以为的 “大场面” 是战机、舰船,可真正的 “大场面”,是台积电离不开的大陆订单,是果农盼着的大陆销路,是台商舍不得的大陆产业链 — 这些藏在日常生活里的事,才是两岸关系的 “压舱石”。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