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古代历史上,每一个王朝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却只有宋朝出现了严重的“冗兵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7-30 09:12:24

众所周知,古代历史上,每一个王朝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却只有宋朝出现了严重的“冗兵”问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赵匡胤出生于927年洛阳一个军户家庭,父亲赵弘殷是后唐禁军军官,常年打仗,母亲杜氏管家教子。他从小接触军营生活,见识五代乱世王朝换来换去。少年时代练武艺,力气大,喜欢骑马射箭,在街头和同龄人比试。十八岁后晋亡,他北上投靠后汉郭威,当士兵。郭威看他勇猛,升为亲随。951年郭威建后周,赵匡胤随军立功,当禁军军官。在柴荣时期,参加高平之战,对北汉辽军,他率部冲锋,斩敌将,升殿前都虞候,后成殿前都点检,握禁军权。959年柴荣死,幼帝继位,他权势大。

960年契丹北汉侵,后周派他北征。到陈桥驿,士兵披黄袍拥立,他推辞后接受,回京逼禅位,建宋朝定都开封。登基后杯酒释兵权,宴请旧将如石守信,劝他们交兵权换富贵,集中军权防割据。统一南方诸国,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征南唐时攻涡口败敌万余,擒何延锡。清流关战砍伤皇甫晖额头,擒皇甫晖姚凤。回师升殿前都指挥使。攻寿春当前锋,克连珠寨。976年突然去世,终年五十,传位弟赵光义。去世前还处理军务。 历史资料显示,赵匡胤早年军旅生涯让他吸取五代教训,建宋后重文抑武,避免武将专权。这奠定宋朝军制基础,但也埋下军队问题隐患。他统一战争中表现突出,实际作战经验丰富,却在制度设计上偏向防内。

宋朝军队从开国四十万膨到仁宗时百万,军费占财政大半,兵多却弱。首要原因是周边强敌多,需要大量兵力防卫。北辽国骑兵强,常突袭,宋缺战马,丢燕云十六州后马源断,只能用步兵堆人数。西北西夏侵扰,丝绸之路关键,又是马源,派重兵守。西南吐蕃大理乱,分兵应对,边线长消耗大。 募兵制本意招壮健有经验者,发俸禄刺字终身服役,早操练严,确保素质。但中后期执行偏,地方叛乱如方腊,朝廷招安叛军入伍,无训练拉低战力。厢军混老弱赖军中,禁军轮戍频繁,调动千里疲惫。中央集权禁将领久统兵,换帅多,部队无凝聚,作战配合差。财政军费占八成,增税百姓苦。 权威历史分析指出,宋太祖吸五代教训,募兵制防农民起义,但规模膨胀因边患。澶渊之盟后仍百万兵,军费重。冗兵本质兵多质低,无强战斗力。高平战后整顿选精锐,但后期募兵走样。西北战役宋数十万败西夏少数骑兵,暴露问题。冗兵成宋独有现象,根源制度执行和地缘压力结合。

宋朝疆域不如秦广,但邻居强势,辽西夏金蒙古轮番压,逼养大兵。募兵优点稳定部队,但缺点成本高,执行中掺杂兵影响大。这问题贯穿宋史,影响王朝命运。 军队继续膨,到神宗一百二十五万,财政崩。王安石变法裁冗兵提训练,阻力大未彻底。北宋末金南下,宋军多溃。1127年金破开封,俘徽宗钦宗,北宋亡。南宋建,问题续,对蒙古失利。1279年崖山战,南宋残军灭,王朝终。 赵匡胤死后弟赵光义继,即太宗。烛影斧声疑云,那夜宫雪雹降,太宗入寝殿与太祖饮,宦官退避。烛影下太宗避席,太祖柱斧戳地说好做,寝后鼻息雷,五鼓崩,太宗受诏即位。统治下统南方灭北汉,979年北伐燕云高粱河败,中箭驴车逃。986年岐沟关再败,转重内虚外。997年箭伤发,崩宫中,五十八岁,传子赵恒真宗。

南宋初金侵,韩世忠黄天荡堵金五万四十八日。1161年采石战虞允文败金,完颜亮渡江失败被杀。蒙古南下,1259年钓鱼城战蒙哥死宋流矢,忽必烈撤。1273年襄樊战元围六年,樊破襄降。1276年元攻临安俘恭帝。残余福州拥端宗,端宗逝陆秀夫立赵昺。1279年崖山海战败,陆秀夫背赵昺跳海,张世杰突围飓风溺,南宋亡。 赵匡胤后代续王朝至亡。太宗逼死太祖子赵德昭,赵德芳病死,贬弟赵廷美,后死谪所。历史记载太宗篡位疑点多,影响宋早期稳定。冗兵问题在后续战争中暴露,加速灭亡。 宋朝冗兵问题从赵匡胤时代埋根,到灭亡始终困扰。周边压力和制度偏差结合,造成兵多弱现象。太宗延续政策,但军事失败多。南宋虽有局部胜仗,如钓鱼城崖山,最终难敌蒙古。冗兵本质反映宋重文抑武策略弊端,防内胜于御外。

冗兵影响宋经济,军费占收入七成以上,百姓税重起义多。王韶熙河开边增兵,成本高。哲宗绍圣续新法,蔡京乱政军纪败。徽宗时方腊起义,招安充军,加冗兵。钦宗靖康耻,金俘二帝,宗室北迁。南宋高宗建炎南渡,军制类似,禁军厢军续,募兵多。 岳飞北伐收河南地,金人惧,但秦桧和议杀岳飞,军心散。孝宗隆兴和议,宋称侄纳贡。宁宗嘉定后蒙古崛,宋联蒙灭金,后反噬。理宗时蒙古侵四川,钓鱼城守将王坚拒半年,蒙哥死撤。度宗咸淳襄樊战,吕文焕守六年降,元入长江。 恭帝德祐临安陷,谢太后携幼帝降元。张世杰苏刘义陆秀夫拥益王端宗福州,端宗海上帝舟病逝。广王赵昺立,迁厓山。元张弘範攻,宋舰链锁海战,元火船破,宋败。陆秀夫劝太后大臣投海,后赵昺溺,张世杰逃遇风亡。宋灭,冗兵问题成历史教训。

0 阅读:22

猜你喜欢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