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年收复新疆后,左宗棠杀掉了所有俘虏,包括降俘,然而,左宗棠手上沾满了血,却没人骂,为何? 没有当初的左宗棠,就没有现在的新疆,晚清时期,晚清时期新疆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年过60岁高龄的左宗棠,本应安享晚年。 但心忧家国土地的左宗棠,却在垂垂老矣的情况下,投身于挽救新疆人民的战斗中,在兵力不占优势的前提下,依旧向叛军宣战。 新疆敌首阿古柏对待新疆人民极其残忍,无论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都受到了阿古柏的迫害。 再说了阿古柏并不是简单的“匪首”,他的背后是俄国人和英国人,有了英俄的支持,他才敢起兵叛变占领新疆。 可收复新疆并不是一时一刻就可以完成的,那里有荒无人烟的沙漠,时至今日,我们都不敢说完全征服了这片无人区。 而当时左宗棠眼前最大的威胁就是供给问题,想要率领数万人长途跋涉进入新疆,需要事先规划好行军的道路,确保粮草粮草的供给。 叛军也是想依附天险,以此来阻击左宗棠的西征军,期间曾数次设下埋伏,可人家左宗棠早已经把新疆的地形,研究透了,根本不中计。 虽然阿古柏背后有外国势力支持,可左宗棠西征军的装备也不差,火铳火炮应有尽有,在装备人数相同时,拼的就是双方谁的领军能力更强,谁的战略层次更高。 这些被外人扶持的傀儡,自然是敌不过左宗棠,两年时间不到,阿古柏就先后丢失了南疆北疆,最终落得了个服毒自尽。 群龙无首之际,那些叛军也是溃散而逃,有些逃不掉的,为了避免被西征军杀掉,而选择跪下投降。 本以为左宗棠会宽恕这些投降的叛军,可没想到他直接下令“一个不留”,为挽救被阿古柏摧残的民生,这是左宗棠必须做的。 原本那些叛军还有逃生的希望,可在投降缴械之后,只能任由西征军一一屠杀。 来源:晚清战神左宗棠:抬棺出征、铁血收新疆,一部《左宗棠全传》读懂真正的民族脊梁 中国国情
左宗棠打下新疆最后一座城时,万没想到,城中还有五千多印度人,面对这些印度人左宗棠
【1评论】【1点赞】
一挥沧浪
杀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