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不敢再威胁摔核弹了,自从前几天特朗普怒批了总爱拿核武器说事的梅德韦杰夫,俄罗斯在应对问题时显得更为克制,不再动不动就搬出核威慑的老一套了。 过去几年,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频频亮出核武器这张牌,尤其是面对西方压力时。普京也好,梅德韦杰夫也好,没少拿核威慑当武器。梅德韦杰夫更是“话痨”,动不动就在社交媒体上放狠话,啥“核大战不远了”“西方等着瞧吧”,搞得跟核弹随时能扔出去似的。这种策略其实不难理解:俄罗斯常规军力跟北约比有差距,经济也被制裁压得喘不过气,核武器就成了最硬的底牌,既能震慑对手,又能提振国内士气。 特别是2022年乌克兰冲突升级后,俄罗斯的核威胁达到高峰。普京多次暗示不排除使用“一切手段”捍卫国家利益,梅德韦杰夫更是直接说“核武器不是摆设”。那时候,西方国家确实有点慌,生怕擦枪走火真把局势推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最近,事情好像不太一样了。前几天特朗普公开diss梅德韦杰夫,语气毫不客气,说他“满嘴核弹跑火车,早该闭嘴了”。这话虽然听着像特朗普一贯的大嘴巴风格,但还真有点分量。毕竟,特朗普跟普京的关系一直挺微妙,他这番话不光是针对梅德韦杰夫,可能也间接敲打普京。 紧接着,俄罗斯在应对国际问题时,态度明显收敛了。比如最近的北约军演,俄罗斯虽然照例抗议,但没像以前那样直接甩出核威胁。梅德韦杰夫的社交媒体也消停了不少,不再一口一个“核末日”。这变化来得太巧,让人怀疑是不是特朗普的炮轰真起了作用。 当然,俄罗斯的“克制”可能不全是因为特朗普。更大的背景是国际压力。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已经够狠了,能源出口被卡脖子,经济日子不好过。加上乌克兰战场上进展缓慢,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其实在缩小。动不动拿核武器说事,虽然能吓唬人,但也容易把自己逼到墙角——真扔了,后果不敢想;不扔,又显得色厉内荏。 再说,核威胁这招用多了,效果也在递减。西方国家慢慢摸清了套路,知道普京大概率不会轻易越线。北约的反应从一开始的紧张,到现在更多是冷处理,甚至偶尔还反过来嘲讽几句。俄罗斯再这么喊“狼来了”,恐怕连自家盟友都不信了。 除了外部因素,俄罗斯内部可能也在调整策略。普京不是愣头青,他很清楚核威慑这张牌不能乱打。过去几年,核威胁更多是给国内看的,稳住民心,告诉大家“咱不怕西方”。但现在,国内经济压力山大,老百姓更关心柴米油盐,核弹喊得再响也填不饱肚子。普京可能意识到,与其老拿核武器唬人,不如在外交和军事上玩点更务实的招数。 而且,普京的团队里也不是铁板一块。梅德韦杰夫这种“核弹嘴”虽然能吸引眼球,但未必代表所有高层的意见。普京或许觉得,该让这家伙消停消停,别老给俄罗斯添乱。毕竟,国际形象这东西,崩了可不好修。 那俄罗斯这波“克制”到底是真不敢,还是另有隐情?从目前看,普京没完全放弃核威慑的意思。俄罗斯的核武库还是摆在那儿,战略核演习也没停过。但至少在嘴上,他们不那么咋呼了。这种转变可能是暂时的策略调整,也可能是长期的风向变化。 特朗普的怒批算是个导火索,但根本原因还是俄罗斯自己掂量了利弊。核威胁这玩意儿,吓人可以,真用就得三思了。普京现在更像在观望,看看西方的底线,也看看自己的牌还能怎么打。 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22年俄罗斯高官提到“核武器”的次数高达几十次,光梅德韦杰夫一人就贡献了不少。但2023年下半年以来,这数字明显下滑,尤其是最近几个月,几乎没啥重量级人物再公开喊核威胁。这不是瞎猜,媒体和智库的报告都指出,俄罗斯的核言辞确实在“降温”。
普京不敢再威胁摔核弹了,自从前几天特朗普怒批了总爱拿核武器说事的梅德韦杰夫,俄罗
红雯看国际
2025-07-14 19:09:00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