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现在宁愿等网约车,也不坐出租车?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出租车,已经彻底活成了自己当年最瞧不起的样子,价格不透明、服务看运气、体验像开盲盒。 先说说最让人糟心的价格问题,出租车的计价器有时候就像个不听话的调皮蛋,明明看着直线距离不远,跑下来费用却能让人吓一跳。南昌就有位女士从南昌西站坐出租车去医院,明明正常路线花不了那么多,结果司机故意绕路,最后付了 103 元,后来执法部门查实后,责令司机退还了多收的 23 元,还罚了司机200元。 更让人无奈的是,出租车的定价本身就没优势,济南的网约车单价最低能到1.4 元 / 公里,而出租车8公里内是 2.2 元 / 公里,8公里后还要涨到3.3元 / 公里,一段10公里的路程,出租车比网约车贵 10元左右,要是赶上堵车,计价器滴答滴答跳得人心慌,最后费用能超出预期一大截。 更别提有些司机还会擅自加收燃料附加费,事先不说明,到目的地才提,让人心里很不舒服,反观网约车,下单时就显示一口价,有没有优惠、过路费多少都写得明明白白,不用担心中途涨价的风险。 再看服务,那真是全凭运气,遇到好司机是万幸,遇到不靠谱的能气一整天。上海市政府发布的满意度测评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出租车的“优质服务”类指标得分只有69.27分,其中“规范用语”满意度才 48.92分,很多司机上车不打招呼,下车也不会提醒带好随身物品,有的甚至一路抽烟、大声打电话,完全不顾及乘客感受。 更让人头疼的是拒载问题,早晚高峰、天气不好的时候,想拦辆出租车比登天还难,司机要么假装没看见,要么问清楚目的地后直接拒载,而网约车只要下单成功,司机基本都会按时接送,还能在软件上看到司机的服务评分,低于4.5分的司机大多都能避开。 最后说说体验感,坐出租车就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遇到什么。有的出租车内饰破旧不堪,座椅上全是污渍,空调要么制冷不行要么制热不够,甚至还带着一股难闻的异味,反观网约车,平台对车况有明确要求,车容车貌的满意度远高于出租车。 候车体验更是天差地别,以前觉得出租车随手拦很方便,现在城市里车越来越多,路边拦车不仅危险,还得在风吹日晒雨淋里等半天,而网约车在长沙南站这样的枢纽都设了专属上车专区,有遮风避雨的设施,高峰时段平均候车时间也就5分钟,还能在软件上实时看到车辆位置,不用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找车。 支付方式也跟不上时代,虽然现在很多出租车也支持扫码支付,但偶尔还是会遇到司机说扫码机坏了,让用现金的情况,而网约车全程在线支付,下车直接走就行,还能自动生成发票,不用跟司机扯皮。 说到底,不是大家不愿意坐出租车,而是出租车在价格、服务、体验上的短板越来越明显,而网约车刚好补齐了这些缺口,所以哪怕要多等几分钟,大家也愿意选择更省心、更划算、更靠谱的出行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