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评分: 小唯说,她只能躲在妖的画皮下,在时间的荒原中流浪,长生不死竟似惩罚般,让她备受孤寂侵蚀和世人对异类的排斥,所以她宁可换心为人,可感爱恨地活一次,短暂也无悔; 与东方的妖对应的,是在西方文学史上凝聚着伦理和科技矛盾的著名“科学怪人”,玛丽•雪莱19岁写就的故事,如今到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手中 ,【弗兰肯斯坦】依然悲伤,但比起【水形物语】最终鱼人和哑女隐遁尘世外的深水世界、这样避世的做法,此番陀螺导演更为慈悲,他完成了科学怪人与世俗的和解——即使他像小唯一样不会死去、跳脱时间外,但他不再怨恨自己尸骸拼凑、非繁衍所来的怪物身份,也可获得内心的自洽安详,走向晨曦清亮、留有希望的真正新生,令人欣慰。 新版【弗兰肯斯坦】仍是关于野心、孤独和伦理冲突的故事,但陀螺导演不仅注入了他最招牌的“怪物美学”、呈现幽暗惊悚中带着华丽和奇幻美感的出色视觉,更为影片注入一丝救赎,仿若映照当下处处都是恨意的世界的镜子,努力为消除这恨意寻找一条出路。剧情始于一艘被冻在冰原的孤立大船,船停滞在封冻的冰海上,正如不知如何终结科学怪人的弗兰肯斯坦•维克多(奥斯卡•伊萨克饰演),和不知如何活下去或死去的科学怪人;重伤的维克多被救上船,也引来科学怪人的追杀,船员暂时击退了科学怪人,在休养的一夜,维克多讲述了科学怪人诞生的溯源与回忆——童年被只顾声誉、情感冷漠、充满控制欲的父亲严苛逼迫学习医学,目睹母亲生产二胎而死,都让痛苦的维克多开始酝酿驾驭死亡、超越生命的科学创举;于是,他公开挑战生命权威、不顾反对坚持自己创造生命的实验、在游走生死间的野心和胆识中沉醉并迷失,也被濒死而渴望延续生命的金主相中、给予他做这些疯狂实验的投资和场地、设备;果然,一切就绪,闪电在雷雨夜劈下,成为激活残肢和器官拼装之怪人的“神迹”,科学怪人真的被创造出来了,他活了,于是维克多也就真的成了创造生命的神,普罗米修斯一般,而科学怪人的造型如同灰色的巨人,也确实很像“异形”的前传【普罗米修斯】。但怪人似乎开始拥有自己的意志,却又只会说“维克多”这一个词,加上维克多留意到、他钟爱却没有得到的女人、弟媳伊丽莎白,似乎对怪人有了可沟通的感情交流,于是,他又决定摧毁这个怪人,一把火点燃这颠倒了生死的实验古堡……此时,科学怪人重新来到船上,他力大无穷、被弹穿的肉身竟可以如金刚狼那样自愈,船员们无法阻挡;他要求交出维克多,希望和这位创造他的父亲来个了断,于是,怪人自己讲起了下半段的故事——他被维克多赋予生命,但维克多潜移默化延续了残酷窒息的父权压迫,和他自己的父亲一样自大而冷酷,所以怪人没有在维克多这里获得应有的关爱、陪伴和共情,而只有冰冷的锁链;大火中,他挣脱了锁链,被水流冲走,苏醒在森林,目睹了林间一家人的温馨日常,又获得了一位失明老人的善意关怀和接纳,这让怪人有了自我意识和情感需求,他从怪人到人,进行了成长蜕变,但狼群对老人的伤害被猎户们误解成他造成的,他依然被世俗视为怪物,更可悲的是,他连死也无法死去,他唯有找到维克多,完成痛苦的复仇……对于科学怪人而言,最残酷的不是他被推翻伦理地创造出来,而是让他见识到人间的温暖美好,却和白蛇一样得不到一个被承认的人的身份——玛丽•雪莱写完这部作品才19岁,时逢工业革命后的浪漫主义运动时期,科学怪人正是对科学的反思、对启蒙时代思想的一种辩证回应,核心也在探究,到底何以为人?陀螺导演在新版【弗兰肯斯坦】中则尝试回答这个亘古的哲学议题,借由影片中最触动人心的两段——在维克多把科学怪人锁在地下室时,弟媳伊丽莎白发现了他,但不问出身,她以温柔、关怀的姿态接近他,并蹲下和锁住的科学怪人保持齐平,告诉他自己叫伊丽莎白,让她感受喉头的震颤发音,给予他一点做人的感知,这一幕像极了【水形物语】哑女艾莉莎在水池边和同样无法言语的鱼人耐心地交流沟通,女性的温情、母性、包容、强大的情感愈合力都彰显得淋漓尽致,而也是因为伊丽莎白的直觉、感受到维克多也毁灭科学怪人,从而折返回古堡,救下了重伤的维克多。如果说,维克多是造出怪人的父亲,是创造者,那么伊丽莎白则是母亲的角色,第一个让怪人感受到人间何为人间、世俗温暖的人,女性在陀螺导演的作品中,总是这样伟大的爱的传递者和救赎者——不过很可惜,伊丽莎白对维克多和威廉兄弟二人的感情、她的压抑、她对怪人难以名状的感情,没有在影片中得到更清晰的阐释,是影片的小小遗憾。另一段,则是科学怪人默默守护着他观摩的那林间一家人,羡慕人世温暖,却又明白异类就像狼一样会被人类射杀驱离,直到众人离开小屋过冬、只剩失明的老爷子一人,他才敢现身,而老人在接纳他、安抚他、教他读书识字,唤醒了他真正的人性,在不断觉醒的自我意识驱动下,去寻找自己的出身和过往——陀螺导演也借此发出诘问,是否当人类“瞎了双眼”,处在失明状态、看不见、不会被眼见的怪异所惊吓,才会接受所谓异类呢?人一旦身体完整,是否就会丧失最初善良、不分身份和阶级的人性呢?当然,【弗兰肯斯坦】最终在残酷之中,以维克多的愧疚和道歉,赢得了科学怪人的原谅,重新回到一种释然的父子关系,在乱世和黑暗中蕴含怜悯、重生和希望——维克多死去,不死的科学怪人则下了船,他推动被封冻的大船、助其入海重新起航,自己则走向旭日初升的远方,这是“弗兰肯斯坦”这个IP翻拍数次、不同作品中,最温暖的镜头和结局。其实很简单,就是陀螺导演为【弗兰肯斯坦】赋予了“宽恕”的精神,尽管科学怪人不是人类繁衍,但他依然有思想、意识、情感,他渴望拥有世俗的幸福,也学会了原谅,这已经,就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也让影片在考究的视觉之下,更多一丝人情味,这源自于陀螺导演的自我和解,他说道:“对我而言,弗兰肯斯坦就是我的第二人格,我既是怪物,也是维克多与伊丽莎白——透过这部小说,我理解了身为人子、身为人父的意义,这部作品最终传达了我的声音。我耗费三十年时间,如今实现这个梦想,为此我也汇聚了所有顶尖的技术能力。这部小说直到今天还在对我们产生影响,现在的世界充斥着虚拟与数字技术,但这个故事却专注于极致纯粹的领域:不需要特定对话或地理框架,我们只需要了解蕴含在其中的『自我和解』的核心即可。我们必须学会宽恕,接纳他人的过错,接受不完美。然而,现今我们更倾向听从资讯而非情感。”【弗兰肯斯坦】虽然是直接上线流媒体,但也在北美限定小范围上映,确实很有大银幕cinema质感,相信会在颁奖季上有所斩获,尤其是服饰和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