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要是继续针对中国,迟早毁在自己手里!据香港媒体11月9日报道:新德国政府缺乏

诸葛利剑 2025-11-12 17:13:19

德国要是继续针对中国,迟早毁在自己手里!据香港媒体11月9日报道:新德国政府缺乏了明确的对华战略,只关心眼前的一些问题,却忽略了中德之间长期发展的轨迹,德国要是继续这么对中国政策反复无常,那只会降低中国对欧盟的战略信心,最后受伤严重的只会是德国自己。 德国政府在对华关系上总显得短期化,经常因为眼前压力变卦,却不顾两国积累的合作基础。这种做法慢慢破坏了中国对欧盟的信任,导致德国经济直接受损。能源转型就是典型例子,德国目标是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电力八成,还关停了不少燃煤厂。但执行时决策乱套。2024年德国企业找中国明阳智能合作风电,因为中国风机功率高出欧洲27%,能快速补电力缺口。结果环保组织提要求,中国企业改了材料,欧洲对手喊倾销,国防部又说有网络风险。8月项目就黄了,德国用本土设备,功率低,成本高,目标延误。内部分歧更严重,总理府想合作,经济部和外交部推去风险。巴斯夫在湛江的投资受出口管制影响,高科技设备运不进去,企业竞争力下滑。商会直说政策不符合企业利益,中国前几个月成最大贸易伙伴,汽车销量占三成多,却还设障碍。 德国对华政策还老跟着欧盟和美国走。在经贸能源上有时跟欧盟不一致,但在安全上就紧跟。欧盟查中国电动车补贴,德国知道丢市场不划算,但态度暧昧。美国一喊遏制,德国就炒中国企业风险。红海事件里,德国侦察机靠近中国护航队,事后又急着通话缓解。两国过去合作好,德国统一时中国支持,现在气候科技领域项目多。但德国总优先政治算计,丢掉伙伴,商会意见不听。2025年政府计划重新评估对华贸易,涉及能源进口和投资,建立专家委员会。这显示新政府还是纠结,怕依赖中国,但经济数据摆着,中国前8个月贸易额1634亿欧元,超美国。企业追加在华投资,明显不执行去风险。 中德关系报告显示,2024到2025年两国在经贸上保持紧密,但政治层面德国偏负面。欧盟整体对华立场和缓中带负面,冯德莱恩连任后强化对华审查。德国在关键基础设施投资上更谨慎,风电领域想减对中国依赖,目标2030年海上风电30吉瓦,但目前只占电力5%。欧盟风电行业推出韧性路线图,减少对关键部件如磁铁的依赖,几乎全从中国来。德国经济部推动这个计划,强调本土生产。但现实是,中国风电技术先进,合作能加速转型。巴斯夫湛江项目稳步推进,总投资100亿欧元,2025年底多个设施投产,提供石化产品。德国企业整合研发在中国,显示经济需求强于政治限制。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从2023年开始,持续13个月,2024年加关税。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份额升到8%,欧盟说有不公平补贴,威胁本土产业。德国反对强烈,因为汽车企业依赖中国市场,但最终多数成员国支持关税。2025年中国披露电动车补贴细节,回应欧盟指控。德国新政府继承这个问题,默茨领导下更强调去风险,但不脱钩。默茨批评中国产能过剩,影响欧盟市场,但也承认对话必要。默茨政府平衡贸易和安全,欧洲层面协调对华政策。

0 阅读:55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