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坏但不傻,对华投资大增55%,什么供应链搬离中国,喊的很起劲,最后吃了亏还

诸葛利剑 2025-11-12 17:13:18

日本是坏但不傻,对华投资大增55%,什么供应链搬离中国,喊的很起劲,最后吃了亏还得来找东大。雷克萨斯要在上海建厂;三菱电机为了应对中国市场,都重新开了一个子品牌,加量不加价;那些没啥技术,又赚不到钱的外资,搞战略收缩,撤就撤吧 日本企业对中国的态度,一直是那种精打细算的风格。2025年前九个月,日本实际对华投资同比涨了55.5%,这数据来自中国商务部统计,金额达到惊人的水平,主要投向制造业和高新技术。日本政府和媒体老爱提供应链多元化,脱钩啥的,但企业不傻,他们看的是实打实的利润。中国市场规模巨大,新能源车销量占全球六成以上,日本车企要是错过,就等于自断财路。 丰田集团旗下的雷克萨斯,就选择在上海金山独资建纯电动车基地,总投资146亿元人民币,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战略性布局。工厂占地广,计划年产10万辆,还带电池研发中心。日本企业知道,在中国周边找供应商,一天就能凑齐零件,物流成本低12%,这比在本土生产划算多了。三菱电机也聪明,针对中国制造业升级,成立了智能制造科技集团,专做定制化工厂自动化系统。以前卖标准设备,现在改成量身定做,功能提升但价格稳住,这招儿直接抓住了中国工厂的需求痛点。 日本企业不是头铁,他们坏在政治上跟风,但商业上精明得很。喊供应链搬离中国喊得欢,可最后发现,离开中国市场等于丢掉全球份额。松下总裁就直言,失去中国新能源供应链,可能就丢了全世界。日本在华企业回报率高达18.4%,比在美国翻倍,这数据是中国日本商会调查出来的,谁能不眼红?吉野家这种快餐连锁,为中国老人开发易嚼食品,还拿了保健许可,销售额一年涨25%,门店翻台率比日本本土高。 ZACROS公司把折叠容器生产线搬到无锡,因为中国需求占全球一半以上。这些企业算账算得清,政治口号是政客的事儿,商人只认钱袋子。那些没技术、赚不到钱的外资撤离,是市场正常淘汰,低端组装厂关门大吉,留下的都是有硬实力的玩家。日本企业这种务实,源于中国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东芝电子和中国伙伴搞碳化硅芯片合作,上游锁资源,下游贴市场,这玩法深度绑定未来增长点。 说起日本对华投资的转变,得从过去几年说起。2020年代初,受地缘政治影响,日本政府推动供应链转移,补贴企业去东南亚或回本土。但企业试水后,发现成本高企,市场响应慢。举例来说,一些日本电子企业移到越南,物流链拉长,零部件供应不稳,生产效率掉10%以上。结果,吃亏后不少企业又悄摸摸回中国。雷克萨斯上海工厂就是典型,丰田砸下巨资,2025年6月开工,预计2027年投产。这不光是建厂,还带研发,瞄准中国电动车爆发。 丰田高层清楚,中国有全产业链,从矿产到组装,一条龙服务,效率碾压其他地方。三菱电机的新子品牌,智能制造科技集团,2024年底成立,专攻中国市场定制FA系统。他们调研过,中国制造业升级需求如海绵吸水,不适应就被本土企业卷走。加量不加价的策略,让他们订单暴增,帮中国工厂提升自动化水平。日本企业这种回马枪,证明了商业逻辑高于政治噪音。 日本企业坏但不傻的点,就在于他们能快速调整。2025年数据表明,对华投资不降反升,制造业占比大。相比美国,日本企业对美投资回报低,项目审批卡壳,补贴不靠谱。日本政府签了5500亿美元协议,但企业不买账,转而投中国即投即赚的市场。 萨莉亚这种意面连锁,在中国区销售额涨25%,一家店一天翻台七次,这速度在本土想都不敢想。日本企业看中中国不只是低成本,现在是创新和规模。新能源、半导体领域,中国领跑全球,日本企业深度合作才能不掉队。那些撤离的外资,多是低端无竞争力,战略收缩正常,市场优胜劣汰。留下来的日本企业,用真金白银投票,供应链撤离喊得起劲,但现实是他们离不开中国土壤。

0 阅读:0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