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己玩坏的武汉地铁 从发展之初的模仿上海到发展后期的一团乱麻,武汉地铁无疑是全世界少有的自己把自己玩坏的代表。 2004年,和上海3号线类似的在旧铁路原址修建的高架轨道1号线开通开启了武汉的地铁时代,此后,武汉陆续请包括为上海、苏州规划过地铁线网的法国Systra公司在内的多个设计院规划武汉地铁。2008年,颇具Systra特色的快线+普线方案出炉,奠定武汉地铁的骨架,在该版规划中,类似于上海R线的武汉快线E线分别为现今7、10、11号线,类似于上海M线的武汉普线U线为现今1-6,8,9,21号线,环线并没有最终纳入。至此规划并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10年代,武汉并没有严格按照此设想建设,线网总规模从10+到20+再到30+条线路,一扩再扩画饼充饥;车型由原定全部B型车改为5号线起全部A型车,甚至7、8、11号线也学习上海1、2号线进行8A预留,而客流又多不达预期造成站台长期有2节车厢空置浪费;环线强行上马,与干线2、7号线多处交而不换,并使快线网中的7、10、11号线至本轮规划结束都无法相互换乘;在地铁已覆盖区大量建设重复平行线,9号线却迟迟久耗,2号线亦长期不扩编不建平行线;线路绕路严重,拆迁困难建设卡点众多,2号线全程12个直角转弯,旅速低下;郊区线普遍不设越行线,速度慢站点偏,客流低迷…不过一切都在2019年12月迎来终结,那时起的武汉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世界经济和公共交通加速迎来衰落的转折点,从此全国的轨道建设都开始减速直至停止,并在多年以后依然不复往日的荣光 图1-3:2002年前后武汉地铁规划方案比选 图4-7:2008年前后武汉地铁规划方案 图8-10:武汉早年环线方案比选与否决 图11-13:武汉地铁分线官方客流预测与现状 地铁 轨道交通 城市交通规划 武汉 客流预测 武汉地铁 拥挤的地铁 牛马 早高峰地铁










16xxx1076
自媒体整天都在卖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