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破防了!联合国审议中日琉球主权,11月9日,日本知名右翼媒体《产经新闻》刊

红楼背疏影 2025-11-12 16:12:08

日本人破防了!联合国审议中日琉球主权,11月9日,日本知名右翼媒体《产经新闻》刊发社论称,有关言论“无法接受”,还扬言要让“中国政府撤回言论”。 10月9日,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会议上出现了一个不寻常的词汇——"冲绳原住民"。 琉球从来就不是日本的固有领土,历史上它是和中国来往了上千年的藩属国,直到 19 世纪末才被日本用武力强占,这本身就是明晃晃的侵略行为。 自隋朝起,琉球便与中国建立交往关系,明朝时期正式成为中国藩属国,历任琉球国王均需经中国册封方可确立合法性。故宫现存的琉球国王朝贡记录,详细记载了贡品清单等关键史料。 1866年琉球国王派遣使团访华,使团成员日记记载“自福州登岸,赴京朝贡”,全程使用中文且遵循中国礼仪规范。彼时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初期,尚未对琉球形成实质影响。 1879年,日本凭借明治维新后建立的新式军队,以武力吞并琉球并设为“冲绳县”,这一行为在国际法层面构成明确的侵略。 二战后的国际协议对琉球地位作出明确法理定性,1945年《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主权范围仅限于本土四岛,未将琉球纳入其中。 战后琉球由美国实施托管,1971年美日签署《冲绳返还协定》,将琉球施政权移交日本,但未涉及主权归属问题。这种未经主权确认的托管权移交,不具备完整的国际法效力。 日本试图模糊琉球主权问题,但冲绳当地民众并不认同。2022年冲绳民调显示,55%的受访者对现状表示不满,83%的受访者认为驻日美军基地带来的负担存在不公。 2024年冲绳知事玉城丹尼访美期间,特意提及“琉球民族”的身份表述,间接反驳日本“固有领土”的主张。当地媒体《琉球新报》也多次刊发文章强调“琉球历史特殊性”,与东京的官方表述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在联合国提及“冲绳原住民”,并非偶然提及,而是具备明确的法理依据。《联合国原住民权利宣言》规定了原住民的自决权相关条款,日本长期仅承认阿伊努族为原住民,拒绝认可冲绳人的原住民身份,本质是为规避自决权可能带来的主权争议。中国的这一表述,对日本的主权叙事形成冲击。 从军事战略角度看,琉球具有关键地位。其面积仅占日本国土的0.6%,却部署了70%的驻日美军基地。美军普天间基地位于冲绳市中心,战机起降噪音严重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生活。 1972年至2021年间,美军在冲绳累计发生6100余起违法案件,其中近600起为恶性犯罪。 2024年联合国报告显示,基地周边水体有毒物质超标32倍,当地居民面临环境安全隐患且缺乏有效维权渠道。 日本表面强调对琉球的“主权”,实则将其作为驻日美军的重要军事基地,2024年中国东部战区演习中,攻击-11隐身无人机完成穿透冲绳防空网的战术演示,引发日本与美国的高度警觉。 冲绳作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节点,若其主权归属问题重新进入国际讨论议程,将直接影响美军基地存在的合法性。 中国此时提及琉球议题,与日本近期的系列行为直接相关,日本跟随美国在涉疆、涉港问题上发表不当言论,在台海问题上频繁表态,甚至提出“协防”台湾的相关言论。中国此举遵循对等原则,针对日本以人权为借口的指责,揭露其在冲绳存在的人权保障问题。 西方多国平时与日本立场一致,此次却集体保持沉默,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自身存在殖民历史,若公开支持日本的主张,将与其倡导的殖民历史反思立场相悖。 美国则处于矛盾境地,既需依托冲绳基地实现对中国的牵制,又担心主权争议升级影响地区稳定,因此选择保持沉默。 1951年《旧金山和约》未获得中国签署,其中关于日本领土范围的规定对中国不具备法律效力。此外,美日《冲绳返还协定》明确注明“不影响相关国家的主权主张”,为琉球主权问题的后续讨论保留了空间。 还有个冷知识:2023年中琉贸易额突破1000亿日元,那霸港对华集装箱占比28%。中国和冲绳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当地不少商人都希望加强合作。这种经济绑定,比日本的武力压制管用多了,也让冲绳人更清楚自己的利益在哪。 日本《产经新闻》要求中国“撤回言论”的主张,缺乏现实依据。琉球问题的解决需兼顾历史法理与冲绳民众意愿,并非日本单方面可决定。当前相关议题已进入国际视野,未来将引发更多关注与讨论。 日本若要确立对琉球主张的合理性,需正视历史事实,回应冲绳民众的合理诉求,而非通过右翼媒体发表强硬表态。 在国际社会倡导历史正义的背景下,通过侵略手段获取的领土主张难以获得广泛认可,尊重历史事实与基本人权是解决争议的核心前提。若日本持续回避历史问题,将面临更多国际社会的质疑。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