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工资,通常能达到5000欧元甚至更高,而现在,很多欧洲发达国家的工资大多只有1000到3000欧元,有些地区甚至只有几百欧元。 要说欧洲工资从过去的五千欧元往下掉,表面看是数字缩水,实则藏着一堆绕不开的门道,通胀得先扛下最主要的责任。很多人盯着工资条上的数字念叨“少了”,却没细算购买力这笔账。 就拿希腊来说,2024年最低工资明明涨了5%,从780欧元提到820多欧元,可统计局数据摆着,12月通胀率飙到3.5%,橄榄油价格直接涨了58.5%,创下历史新高。这就好比老板给你加了几百块工资,超市里的日用品轮番涨价,到手的钱反而更不经花。 经合组织早就在报告里点破了这点,欧洲多数国家名义工资看着在涨,实际工资却在跌,希腊名义工资涨7.1%的时候,实际收入直接掉了1.2%,而匈牙利、芬兰这些国家缩水得更厉害。 普通人感受最直观,以前五千欧元能轻松覆盖房租、饮食和度假开销,现在拿着三千欧元,得算计着交完房租还剩多少买菜钱,度假更是想都不敢想。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更实在,2024年第三季度欧元区每小时劳动成本涨了4.6%,可服务业价格涨幅还维持在4.1%,钱的“含金量”早被通胀啃得只剩空架子。 制造业的“失血”更是往工资池里捅了刀子,欧洲制造业本是高薪岗位的主力,撑起了不少行业的薪资水平,可这几年先是新冠疫情打乱供应链,紧接着俄乌冲突引发能源危机,天然气价格暴涨直接把生产成本抬到天上去。 工厂老板扛不住成本压力,要么裁员缩编,要么压低薪资,以前能开五千欧元的技术岗,现在三千欧元都得抢着投简历。有些企业干脆把生产线迁到能源便宜的国家,留在欧洲的岗位要么降薪,要么变成兼职,收入自然跟着往下滑。 政策调整的副作用也慢慢显了出来,希腊当年为了应对债务危机,搞了好多年紧缩政策,减薪、加税成了常态,公务员年薪一下就少了几百欧元,普通家庭连夏季度假都取消了,更别说涨工资。虽然后来公务员终于迎来14年来首次加薪,可这点涨幅根本填不上之前的窟窿。 法国的情况更特殊,最低工资跟通胀挂钩,这两年物价大涨,最低工资涨得比其他工资快,结果两年里领最低工资的人多了100万,现在每五个私营部门员工就有一个拿最低工资,净收入才1398欧元。 这就导致工资层级被拉平,以前能拿四千的人,现在跟拿一千多的人差距缩小,自然觉得收入降了。 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也在悄悄拉低平均工资,德国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25岁以下雇员的月工资中位数才2897欧元,而没有文凭的人更是只有2831欧元,跟有文凭的毕业生5688欧元差了一倍多。 这些年欧洲老龄化加剧,不少老年人退而不休,从事的兼职岗位大多薪资偏低,拉低了整体平均水平。波兰更有意思,2025年上半年平均薪资涨了8.7%,可就业人数反而降了0.8%,说明高薪岗位在减少,低薪岗位在增加,表面的薪资增长其实是“虚火”。 还有些行业的薪资变化藏着结构性问题,德国老年科护士的工资涨了8%,突破3900欧元,可这是少数紧缺行业的特例。更多行业面临竞争压力,企业宁愿招实习生或兼职人员,也不愿给全职员工开高薪。 欧盟统计局早就预判,2025年欧元区工资增长会放缓,预计涨幅只有3.3%,要是通胀再抬头,实际收入还得接着缩水。 说到底,欧洲工资的“缩水感”是多重因素拧出来的结果,通胀啃食购买力,制造业疲软砍掉高薪岗位,政策调整带来薪资结构变化,再加上劳动力市场的层级分化,共同把曾经的五千欧元拉到了三千甚至更低的区间。 那些几百欧元的地区,要么是经济底子薄的东欧国家,要么是受能源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区域,可不是整个欧洲都这样。毕竟像德国汉堡这样的地方,工资中位数还能到4304欧元,只是这样的高光区域越来越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