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取消印度50%关税惩罚。 今天凌晨,卡罗琳在例行记者会上对外表示:“此前,由于印度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我们对其采用了严格的关税惩罚,但是据我所知,他们现在已经大幅减少了俄罗斯石油进口,所以特朗普总统决定将取消对印度商品50%关税惩罚。“ 之前美国对印度下关税惩罚,理由说得明明白白,就是看不惯印度一直大量采购俄罗斯石油。 在俄乌冲突后,美国牵头对俄搞制裁,想通过切断能源贸易逼俄罗斯让步,可印度偏偏不配合,反倒借着低价大肆进口俄石油,既赚了实惠,又没给美国面子,这可把美国急坏了,直接甩出 50% 关税的惩罚大棒,明摆着就是 “你不跟我站一队,我就卡你贸易的脖子”。 但关税这东西从来都是双刃剑,美国给印度加税,自己也没捞着好。 印度作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不少美国企业依赖印度的商品供应,加税之后,美国国内相关产业链成本上涨,消费者也得买单,长期耗着对谁都没好处。 更关键的是,美国一直想拉印度制衡地区局势,总不能真把关系闹僵,关税惩罚本质就是个施压的工具,目的从来不是彻底搞垮印美贸易。 现在转折点来了,印度终于松口,大幅减少了俄罗斯石油进口,这正好给了美国台阶下。 于是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赶紧在例行记者会上表态,说因为印度的 “配合”,特朗普总统决定取消 50% 的关税惩罚。 这话听着冠冕堂皇,其实就是双方心照不宣的妥协:印度满足了美国对俄制裁的核心诉求,美国就解除一半的贸易限制,大家各取所需。 印度这边也打得一手好算盘,虽然少买俄石油少赚了点差价,但能摆脱美国关税的拖累,对美出口的商品成本降下来,反而能赚回更多。 要知道,美国是印度重要的出口市场,被 50% 关税卡着脖子,不少印度企业都快扛不住了,现在关税取消,相当于打开了贸易通道,这笔账怎么算都不亏。 说到底,美国的关税惩罚从来都是 “看人下菜碟” 的施压手段,有用就用,没用就撤,核心还是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 既想让印度在对俄问题上跟自己保持一致,又不想失去印度这个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地区棋子。 而印度也不含糊,清楚自己的筹码在哪,先拿俄石油进口当谈判资本,等美国松口就见好就收,完美避开了贸易战的持续伤害。 这事儿从头到尾都是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没有谁对谁错,只有谁更能拿捏对方的需求。 美国松了关税,印度让了能源采购,看似皆大欢喜,实则都是权衡利弊后的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