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美国未来不再直接资助乌克兰,这决定把所有援助都变成一笔“买卖”,外加欧洲要接手。 他说的挺干脆,最近直接把话摊开。美国从自己口袋里每年几十亿美元往外掏,乌克兰局势耗着美国预算。他这拨操作,也不算全然新鲜。去年就吵着改援助模式。之前那些白宫高管也都拿过类似盘算,3500亿美元,不说多也不少了。 特朗普对这些援助政策,嘴上说是国家安全,一转头又变成“美国优先”,谁没看出来?说援助乌克兰被欧洲坑了,骨子里是不愿意当冤大头。美国老百姓愿意出钱还是欧盟愿意出,谁心里没点数。他在公开场合讲得直接,甚至有些姿态带着一种做生意的调门。美欧关系本来就不稳,今年这场戏又多了些火药味。 从特朗普角度,这种外交手法,蛮像他多年商业谈判。钱出就要回报,否则就要变规则。北约是个现成的牌桌,谁出牌谁出钱,他只搂着筹码不松口。欧洲那边,看着乌克兰局势,嘴里喊着团结,钱包关得紧。美国“不再掏钱”,欧洲会不会给力?没人明说。 他政策周期性摇摆,不喜不哀,有点让人抓不住。上个月才喊24小时能解决俄乌冲突,过两天又说改六个月。谁信这种变来变去的时间表?他去年还说让乌克兰妥协,今年又突然转喊“领土要全部夺回”。就算白宫新闻秘书出来辟谣,也没根没据。俄罗斯也习惯了,普京用了“继续对话”这套话术,根本没慌。 乌克兰到底算什么位置?财政部长前不久发话,30年债务不还,西方国家该怎么收场?这些金额几乎赶上乌克兰GDP,结果借的钱都进了战火还是进了重建,各国给账单谁愿意理?美国现在只剩武器渠道,欧洲真要全权接盘?这成本能扛住吗,是不是有点过于乐观了。 泽连斯基还挺着急,天天催要安全保障,盼着大国给实惠政策。但欧洲各国的议会吵得挺厉害,能凑出来的钱谁都不敢说太满。美国这边议员之前都押着制裁俄罗斯,特朗普自己又“甩包袱”,谁主导谈判谁买单?这一笔生意,是不是谁都想少掏点钱? 有人说,把安全换成买卖,国际关系到底变成生意场。这种逻辑到底对吗?更关键的是,这事儿一旦铺开,乌克兰会不会掉进更大困境?欧洲盟友到底合作还是里外分开?最近美国选民也没意见统一,反倒好像都在等谁最后抗下责任。 一部分专家认为援助模式切换后,能够让欧洲真正负担起安全框架。也有人觉得这只是美国变相撤出,实际并不是在促进地区和平。前一段特朗普想要增加军火出口,美企利润反而涨了,乌克兰没多大起色。到底谁得利,谁花钱救场? 其实数据不是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披露乌克兰外债总额已经逼近GDP六成,还在逐季度增加。欧洲之所以迟疑,多半是计算成本。而特朗普这么一折腾,也有美方议员开始质疑,是不是美国会变成局外人? 说到底,这场国际棋局,看似群贤毕至,实则各怀鬼胎。 有人站在美国角度,觉得切断资助是一种保护,有人却认为这是将乌克兰推到风口浪尖。可是美国国内如果真的分裂,谁才是赢家?乌克兰会不会真的被放弃? 谁又能保证,接下来的欧盟真能扛住这笔费用?美国这一招,是不是要事后反悔? 全局都还在变,只能等着看哪方先扛不住。 你们觉得,特朗普这回是小算盘还是大局观?谁会率先松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