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买了一套298万的房子,当天付了10万定金,签完合同后,卖家听朋友说她88岁的爷爷曾在房里自杀,便立马联系中介,把房子从298万调整为288万,还主动降价10万,并愿承担女子支付的税费,没多久,女子得知老人去世的真相,认为卖家欺诈,说什么不买这套房了,要求解除合同,让卖家双倍返还定金20万元,同时赔偿2.1万租金,3万律师费,法院判决出人意料! “我听说的版本是,老人走得很安详。”电话那头,中介的语气有点不自然,李女士握着手机,只觉得后背发凉。原来,她刚刚知道,那位从未谋面的老人,并非因为生病而死,而是在她刚买下的这个房子里,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套位于上海奉贤区的房子,原本是李女士满怀期待的新家。总价298万,10万定金,一纸合同,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没想到,签完合同没几天,卖家罗女士突然主动联系中介,不仅降价十万,还承诺承担所有税费。 理由听起来很体贴,她年迈的爷爷曾在此居住并过世,算是给买家一个交代。这份突如其来的“优惠”,让李女士如今想来觉得处处都透着算计。 这是因为,在后来签订的补充协议里,卖家只用“老人过世”这样模糊的说法,巧妙地避开了“自杀”这个关键事实。直到李女士自己偶然得知真相,她才明白:那不是补偿,而是封口费。 李女士之所以会有这么大反应,是中国人向来忌讳“凶宅”,这倒不是什么封建迷信,而是人之常情。想想看,每天生活在有人非正常死亡的屋子里,一般人心里总会觉得硌得慌。就像吃饭时发现碗里有只苍蝇,就算把苍蝇拿掉,这碗饭也吃不下了。 房子也是一样,再好的地段、再新的装修,一旦沾上这种事,很多人住着心里总有个疙瘩。李女士后来跟朋友聊天时说:“我倒不是怕什么鬼神,主要是觉得晦气。每天回到家,想到有个老人在这里结束生命,这日子还怎么过?” 这也反映了在动辄数百万的交易中,信息不对称成了常态,诚信反而成了需要法律来强制的要求。罗女士或许以为,降价十万就能让买家不去追究背后的真相。 但她的算盘打错了,几百万的东西,谁愿意买个心里不痛快?现在很多人买房,连邻居好不好相处都要打听半天,更别说房子里发生过这种大事了。说到底,这不是钱的问题,是心里过不去这个坎。 而法院最终也因为罗女士在签《补充协议》时,并没有说清老人的真实死因,判决她赔偿李女士双倍的定金,也就是20万元。 这就给卖家提了个醒,凡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要想着耍小聪明。现在很多中介公司也都学乖了,都会主动要求卖家填写房屋状况告知书,把这类事情摆在明面上说清楚,免得日后扯皮。 只能说,以前说到房屋问题,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漏水、裂缝这些看得见的毛病。但经过这件事,大家以后如果想要买房子,在签合同时不妨多问几句,把房屋的历史状况写进条款,用白纸黑字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信源: 上观新闻2025-11-07 ——买房惊遇“非正常死亡”,10万元定金还拿得回来吗?上海法院硬核判决 文|一阳 编辑|史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