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发出警告: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不过对中国最危险的不止战争。大家最近可能刷到俄媒的警告,说要是真打起来,中国可能被美西方联盟全方位围攻,但其实比炮火更要命的,是这事给中国发展埋下的连环坑。
俄罗斯发出的警告确实戳中了要害,战争的炮火固然可怕,但那些藏在发展路上的连环坑才真的让人头疼,美国这几年的操作早就把围堵的路数摆得明明白白,再看看俄罗斯被制裁后处处受限的样子,就能明白这警告里的分量。美国把“印太战略”当成拉帮结派的大旗,一边喊着合作一边砌墙,从贸易到科技再到资源,每一步都往死里掐关键节点,就等着看谁先撑不住。
先说说贸易这第一坑,美国玩关税大棒可不是一天两天了,2025年4月干脆搞出个10%的“最低基准关税”,还对着中国加征更高的税,美其名曰“对等”,实则就是想把中国商品挤出国际市场。
这招直接戳中不少行业的软肋,农业里的大豆最典型,咱们每年80%—90%的大豆都得靠进口,美国曾占了21%的份额,加税后进口成本蹭蹭涨,虽然能转买巴西的,但全球供应链就这么些盘子,抢货抬价的成本最后还是得自己扛。
宠物食品行业更有意思,美产高端主粮要么涨价要么撤场,反倒给国产品牌让出了位置,可这毕竟是少数,化工行业才是真疼,2024年从美国买的液化丙烷、原油这些原料就花了2558亿元,加税后要么转找中东货源,要么倒逼国内搞煤制气,前期投入又是一大笔钱。
美国自己也没捞着好,半导体行业因为对华禁令光无关损失就快1700万美元,可他们宁愿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也要把贸易战打下去,这心思比关税本身还狠。
科技封锁更是精准插刀,华为的遭遇就是最鲜活的例子。2020年9月15日那道禁令下来,台积电、三星这些巨头全停了供货,华为高端手机直接断了“口粮”。
之前二季度还卖了5480万部登顶全球,禁令后次年出货量直接砍到5000万到7000万部,麒麟芯片成了绝版。
海思的库存撑不了多久,基带芯片又没国产替代,只能往汽车、平板这些领域转,等于硬生生丢了高端手机市场。美国还嫌不够,借着芯片法案砸钱搞自主,又限制ASML卖光刻机,就是要卡死咱们的半导体产业链。
更鸡贼的是在关键矿产上动手,稀土、镓这些东西咱们握着主动权,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都在这儿,美国自己92%的稀土得进口,59%的天然石墨靠咱们供应,镓更是接近100%依赖。
可他们转头就和澳大利亚签协议,砸85亿美元抢资源,还从芯片法案里拨20亿建本土产能,想把“资源-技术-供应链”的依赖给掰过来,这算盘打得,隔着太平洋都能听见响。
2025年咱们限制中重稀土出口,直接冲击了美国F-35生产线,可他们依旧不死心,摆明了要在科技和资源上搞双重围堵。
俄罗斯的教训就摆在眼前,俄乌冲突后被踢出SWIFT,外汇储备遭冻结,西方企业集体撤资,GDP硬生生被拽下来。这套路美国早练熟了,要是真动起手,大概率会故技重施。
咱们的外贸企业现在就有点慌,不少做机电、纺服的厂子,既怕美国加关税,又怕欧洲跟着搞“供应链审查”,订单不敢接太久,原材料不敢多囤。
科技企业更难受,华为之后,不少搞芯片设计的公司都被列入“实体清单”,想进口个设备得层层申请,有的等半年都拿不到许可。
更麻烦的是这种围堵会形成连锁反应,半导体卡脖子导致高端制造上不去,高端制造不行又影响出口竞争力,出口下滑就赚不到外汇,反过来又制约科技研发投入,这不就是个死循环。
美国拉着盟友搞的“小圈子”更添堵,印太经济框架拉了十几个国家,表面谈合作,实则搞排他性规则,逼着盟友选边站。澳大利亚跟着禁运稀土,结果自己的矿场堆着卖不出去,最后偷偷降价找中间商出货,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国家被美国绑上战车。
这种氛围下,一些发展中国家想和咱们合作都得偷偷摸摸,生怕被美国穿小鞋。关键矿产领域就有先例,咱们限制镓出口后,美国催着韩国、日本扩产,可建厂、提纯哪有那么快,至少得五年才能形成产能,可这五年里,咱们的国产替代早就起来了,他们折腾半天,最后可能还是绕不开。
这些坑环环相扣,比真刀真枪的战争更磨人。贸易战敲碎了原有的市场节奏,科技封锁打断了技术升级的进程,资源博弈牵扯了发展精力,再加上美国拉帮结派制造的外部压力,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俄罗斯当初就是没料到西方制裁的烈度,才吃了大亏,咱们现在看着他们的遭遇,更得明白这些连环坑的厉害。
美国看似处处紧逼,实则也是在赌,赌咱们扛不住产业链断裂的压力,赌咱们会在资源博弈中让步,可他们忘了咱们的韧性,就像华为囤了1600亿的存货扛过最开始的断供,就像国产大豆慢慢扩大种植,这些应对虽然费劲,但都是在破局。
只不过破局的过程注定要花时间、费力气,这就是比炮火更熬人的地方,毕竟战争是短痛,可这些发展路上的坑,得一步步填,一环环解,半点急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