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集中供暖季刚打响,有业主在小区群里晒出热力公司“智能阀门”作息表——白天象征

梨谈武器 2025-11-11 14:06:08

北方集中供暖季刚打响,有业主在小区群里晒出热力公司“智能阀门”作息表——白天象征性开两小时,夜里十一点才把阀门拧到一成流量,清晨五点再秒关,这张截图像体温曲线一样起伏,却唯独跟室内温度没半点关系。 问题不只是冷,居民赶去物业“对喷”时才知道,热力公司早在上个月就把“分时段节能系统”装完并试运行,理由很环保——“低碳”“减排”“优化能源”,可翻出2023年住建部印发的《城镇供热服务规范》就能看到,居民缴费后应保证16℃—18℃的最低温,这条线一旦踩不上,再智能也跳不出违约的定义。 再看钱,按市价每平方米30元算,一套90平的房子一个采暖期要掏2700元,居民愿意为稳定舒适买单,可现在的结果是,人和暖气像排号进地铁,高峰期挤不进去,低谷期又空跑,本质成了用户兜底、企业回血的“时间套利”,而且没人提前公开测算,让业主连“摆烂”都没得选。 热力公司并非没有压力,燃料成本、政策考核、能耗指标层层压着,但透明是解决信任的前提,供暖方案如果要调整,公开听证、数据检测、退费机制得一个都不少,否则每到夜里十一点,人们盯着发凉的暖气片,想起的是被精准切分的权益,而不是“低碳”的宏大叙事。 接下来值得关注两点,一是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是否会介入复测温度并对超额收费进行追溯,二是更多城市是否会借数字化转型之名效仿这个模式,如果答案偏悲观,我们恐怕得准备好额外的电暖器以及一纸集体维权申请。

0 阅读:42
梨谈武器

梨谈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