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乌克兰国家安全局上校、军事反间谍人员罗曼·切尔温斯基在基辅24台直播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1-11 13:43:31

11月9日,乌克兰国家安全局上校、军事反间谍人员罗曼·切尔温斯基在基辅24台直播中表示,被动员人员未经训练就被派往一线,导致部队遭受损失。   11月9号这天,基辅24台的直播突然炸了锅——乌克兰国家安全局上校、军事反间谍人员罗曼·切尔温斯基一露面,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把屏幕前的观众全给惊着了。   作为天天跟一线军情打交道的人,他平时在镜头前都挺稳当,可这天脸色铁青,语气里带着股压不住的火气,一上来就戳破了个没人敢明说的大问题:咱们动员来的兵,连像样的训练都没接受过,就直接给推到前线去了,部队的损失全是这么来的。   这话一出来,直播间的弹幕瞬间就刷爆了,连主持人都愣了一下,赶紧追问细节。切尔温斯基也没藏着掖着,直接摆明了自己的看法:新兵哪能这么送上去?   按规矩,得先拉到第二道或者第三道防线,让他们跟着老兵适应适应战场节奏,练练基本战术,等摸熟了武器、搞懂了配合,再往最激烈的地方派啊。可现在倒好,动员令一下,人刚凑齐就往车上塞,连枪都没握热乎,就给拉到枪林弹雨里去了。   “我们开始动员人员后,却没来得及对他们进行充分训练,让他们能在战斗中自信应对……而现在我们看到了问题的后果:被动员人员直接投入一线,显然毫无准备。”他说这话的时候,手指都在微微发抖,看得出来是真急了。   可能有人觉得,这话是不是有点夸张?一个上校犯得着在直播里这么撕破脸吗?   可要是看看前线的实际情况,就知道他这话一点都不掺水。就说今年夏天库尔斯克方向的战事,有支刚动员起来的部队,拉上去之前只练了21天——这还是官方说的“完整训练周期”。   实际上好多人连重型装备的操作手册都没看完,无人机侦察的基本技巧更是一窍不通。结果刚到阵地没48小时,就被对方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最后要么牺牲要么被俘,整支部队几乎打光了。   后来有被俘的新兵跟外界说,上战场前他连实弹射击都只练过三次,手里的步枪还是二战时期的老古董,跟对方的现代化装备比起来,根本就是拿鸡蛋碰石头。   为啥会把新兵逼到这份上?说白了还是兵源实在顶不住了。打了这么多年仗,乌克兰的人力储备早就见底了。   战前还有四千三百万人口,现在光难民就跑了九百六十万,乌东四州又有九百六十万人脱离控制,能动员的人口也就两千万左右。泽连斯基早在去年一月就想征召四五十万人,把征兵年龄从27岁降到25岁,连残疾人的服役资格都重新审查了。   到了今年,前线伤亡都超过四十万了,号称百万兵力的乌军,实际能打仗的也就五十来万,没办法只能往死里凑人。   为了凑够人数,征兵都快变成“抓壮丁”了。防空洞里躲着的、面包店里买东西的,甚至婚礼现场正在拜堂的,都可能被征兵人员堵着强行拉走,塞进专门拉新兵的巴士里。   可就算这么抓,凑来的人还是没地方训练——原本新兵得练两三个月,现在压缩到三周,只能学点开枪、躲炮弹的皮毛,重型装备根本没时间碰。   这么搞的后果不光是前线伤亡大,后方社会也快绷不住了。现在乌克兰的女性士兵从战前的五万二激增到十万,连狙击手、坦克手这些原本男性主导的岗位都有女兵顶上,可伤亡消息还是不断传来。   联合国统计显示,战争受害者里八成是妇女和儿童,好多家庭男人死的死、抓的抓,只能靠女人撑起一片天。   为了躲兵役,不少男人冒着风险跨海逃到国外,还有的干脆藏进深山里。就算是愿意参军的,心里也没底,有个18岁的小伙子,父母之前把他送到波兰避难,满18岁后还是主动回国参军,可他父亲在前线、继父的部队几乎打光、叔叔重度烧伤,他自己也自嘲“谁先阵亡就是输家”。   更让人揪心的是,西方的援助也跟不上了。之前北约还帮着在波兰、立陶宛的基地训练新兵,可现在美国国会开始削减对乌军事预算,雇佣兵的月薪都快发不出来了。   那些靠外籍雇佣兵补位的部队,更是惨上加惨,有些雇佣兵只练了一周就被派到顿涅茨克当炮灰。   切尔温斯基说,要是再这么把没训练的兵往前线送,不光守不住阵地,整个国家的人力根基都要被掏空。这话听着刺耳,可没人敢说他是错的——毕竟前线的伤亡数据、后方的征兵乱象,全摆在那儿。   当然,咱们也得抱着严谨的态度想想,切尔温斯基这话有没有别的门道?他现在正因为之前的职务问题在打官司,会不会借着直播放话给自个儿争取主动权?   这些都得等后续的调查才有准数,不能他说啥就全信。但有一点没法否认,他说的训练不足、征兵混乱这些问题,早就有不少前线士兵、家属私下爆料过,只是没人像他这样以高级军官的身份公开说出来。   不管怎么说,他这席话算是把乌军动员体系里的脓疮给挑破了,要是乌克兰军方不赶紧想办法解决,不光前线扛不住,老百姓的信心也会一点点垮掉。毕竟打仗拼的不光是武器,更是人心和人命,把没练过的兵当炮灰送,再硬的骨头也扛不住这么造啊。

0 阅读:140

猜你喜欢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