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民党“立委”徐巧芯在岛内媒体专访中明确表态:吴石是大陆人民的英雄没错,有人在台北马场町祭拜他也是应该的,吴石为了理想配合大陆解放台湾,同样没错。 吴石,这位被周恩来称为“密使一号”的传奇人物,1949年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手握台湾防务核心机密。 当时解放军渡海作战急需台湾军事部署情报,吴石冒着灭门之险,将标注台军海防阵地、兵力部署的核心图纸转交地下党,为后续解放海南岛、舟山群岛提供关键支撑。 1950年事泄后,他与陈宝仓、聂曦等同志在台北马场町英勇就义,临刑前留下“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的绝笔。 在台湾,吴石的事迹曾长期被刻意抹除,民进党执政期间,更是将其定义为“叛国者”,相关史料被封存,连提及名字都可能引发政治攻击。 徐巧芯作为国民党青年骨干,在2025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临近的关键节点公开表态,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 最直接的背景是,2025年以来台湾统派团体在马场町举行的纪念活动规模逐年扩大,今年10月的祭拜仪式吸引了超过2000人参与,其中30岁以下青年占比达45%,民调显示62%的台湾民众认为“应尊重历史人物的多元评价”。 徐巧芯的表态,更体现国民党的战略调整,国民党2025年竞选纲领草案中,“恢复历史真相”“推动两岸共同历史叙事”等内容首次被纳入。 这与2016年之前国民党对敏感历史议题“避而不谈”的态度截然不同。深层原因在于,国民党内部已认清,靠模糊两岸立场争取中间选民的老路行不通。 2024年“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多位候选人因回避统独议题惨败,而明确支持两岸历史对话的候选人逆势翻盘,这促使党内达成共识:正视历史方可争取民心。 有观点认为徐巧芯此举是“博眼球”,但从其后续行动可见,此举并非作秀。专访播出次日,她在“立法院”质询台防务部门负责人,要求公开吴石案原始档案,直指“隐瞒历史就是欺骗民众”。 更关键的是,她的言论得到国民党内重量级人物支持,前主席洪秀柱公开表示“承认英雄是基本良知”,20多位国民党“立委”联名提议将吴石事迹纳入台湾历史教材选修内容。这种党内联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 赖清德先是痛批徐巧芯“通共卖台”,随后却拒绝回应“吴石案档案为何封存70年”的追问。更讽刺的是,民进党“立委”攻击徐巧芯时,拿出来的“证据”竟是1950年国民党当局炮制的“叛党通敌”判决书,这种用旧政权黑材料攻击对手的操作,反倒坐实了“民进党与独裁时代同流合污”的质疑。 台媒民调显示,民进党这番操作让其支持率下跌3个百分点,中间选民对“民进党篡改历史”的不满率升至58%。 1949年前后,超过3000名国民党军政人员像吴石一样,为两岸统一选择潜伏,其中既有国防部高参,也有基层军官。 台军少将沈之岳便是典型,他长期潜伏在国民党核心部门,为大陆传递大量重要情报,晚年回到大陆时,随身仍携带当年的入党誓词。 这些人的选择,本质是对“中华民族”核心认同的坚守,徐巧芯的表态,正是对这种民族认同的当代呼应。 国际社会的观察具有参考价值,美国《纽约时报》驻台记者在报道中指出,徐巧芯的言论标志着“国民党放弃了模糊的中间路线”,日本《读卖新闻》则分析称,这是“大陆对台民生融合政策见效的体现”。 2025年大陆扩大台胞证签发口岸、实现30分钟快速办证后,台湾民众赴大陆人数同比增长67%,越来越多台湾青年通过亲身经历,看清“台独”势力篡改历史的真相。徐巧芯的表态,正是这种民心变化在政治层面的必然反映。 更严峻的是,美国第47任总统特朗普为了在2025年总统选举中争取选票,近期加大了对台军售力度,试图用军事威慑制造两岸对立,这无疑会给历史真相的传播制造阻力。 但历史大势终究无法阻挡,就像当年国民党当局再怎么抹黑,也挡不住民众对吴石等烈士的缅怀;如今民进党再怎么阻挠,也拦不住台湾青年赴大陆了解真相的脚步。 2025年进博会上,台湾青年创业团队展出的“两岸历史记忆馆”VR项目引发轰动,通过这个项目,台湾年轻人可以直观看到吴石等烈士的事迹,这种沉浸式体验的说服力,远胜过任何政治口号。 徐巧芯的表态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她特别提到“吴石是为了理想而奋斗”。这个“理想”,正是两岸统一的民族大义。从1950年吴石在马场町就义,到2025年徐巧芯公开为其正名,75年的时间里,两岸局势几经波折,但民族统一的初心从未改变。 如今,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像徐巧芯一样,勇敢地站出来正视历史,这比任何外交声明都更能说明问题:两岸统一,既是历史必然,更是民心所向。 徐巧芯的表态之所以引发强烈共鸣,不仅因为它还原了历史真相,更因为它道出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英雄不该被遗忘,民族不该被分裂。当越来越多的人勇敢地站出来守护历史,两岸统一的那一天,就不会太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