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的商演,今年几乎没了。不是没人请,是没人敢请了。县里开个楼盘,去年请个明星花五万, 今年连五千都舍不得出。乡镇婚庆直接放音响,存下的钱给新人添辆电动车,连个现场气氛都懒得造。 村里的集市。过去还有人喊他唱两嗓子,现在摊贩忙着吆喝,连抬头看一眼都欠奉。他不是不懂直播, 手机摆在那,镜头前却从不开口。有人劝他,学学别人,连麦对骂两句,粉丝一涨,钱就来了。他笑笑,点根烟,转身走开。平台规则变了,唱歌不值钱。得有故事,得掉眼泪,最好哭完还能推销点啥。 他不屑,嗓子是老天赏的饭碗,不是用来讨饭的。 朱楼村的热闹,早散了。过去一天六千人涌进来,拍照、打卡、买煎饼,村口小店忙到半夜。现在呢? 两百人算多的,民宿老板蹲门口抽烟,煎饼摊干脆收了摊。网红们也不来了,镜头转向别处,找新的流量风口。村支书叹气,村子没变,大衣哥也没变变的是这世道,没人愿意为纯粹买单。他不怪谁,照旧在院子里哼曲儿,观众是隔壁大爷。偶尔扔过来几个硬币,他捡起来,揣兜里,脸上没半点波澜。 有人问,值吗?他说,值不值不是别人说了算,唱歌是我的命,丢不了。

tom888
网红经济就是穷人经济,还是年轻的穷人经济。在这个年龄段,大多数的年轻人的实际工资并不高,他们不是啥消费的主力军,啃老毕竟有限。宏观上来讲,那就是个低级的消费,搞不成啥赚大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