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通许,男子运了一车30多吨的大白菜,到达货主那里,运费9500元,货主说要卖两天才可以结运费,结果货主卖了4天,一分钱也不给,货主说,大白菜运过来坏了好多,损失10000多元,男子不服气,就问他,白菜坏了很多,怎么能全部卖完了。 河南通许的凌晨三点,寒气裹着菜市场的湿冷扑面而来。 老郭裹紧沾满柴油味的外套,盯着空无一物的货车车厢,手里攥着的手机屏幕还停留在与货主的通话记录上。 然而听筒里“您拨打的号码已关机”的提示音,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11月上旬,老郭在货运平台刷到这单30吨大白菜的运输单时,心里盘算过一笔账。 拉蔬菜能走“绿色通道”,光过路费就能省不少,9500元运费扣除油费和杂费,能给家里的老母亲买两个月的药,还能攒下儿子明年的学费。 和货主敲定“卖两天货就结运费”的约定后,他马不停蹄赶到装货点,看着工人们把一颗颗裹着新鲜泥土的白菜搬上车。 他还特意爬上货厢检查,确认每一颗都饱满水灵,才在夕阳下发动了货车。 接下来的22小时里,老郭的方向盘就没怎么离过手。 内蒙古的夜色里,车灯划破戈壁的寂静,困了就嚼两颗薄荷糖提神,实在撑不住就在服务区眯半小时,手心被方向盘磨出的红印子渗着血丝。 他知道蔬菜娇贵,特意用保温布把货厢盖得严严实实,甚至比约定时间早半天赶到通许时。 凌晨的雾气里,货主看到满车水灵的白菜,还递来一瓶矿泉水,辛苦哥了,卖两天就给你结账。 可这“两天”却拖成了四天。头两天老郭去催账,货主总说“还差一点”;到了第三天,货主的眼神开始躲躲闪闪,翻出“客户说菜有点蔫,卖不上价”的借口。 老郭当场急了,我一路保温赶路,卸货时你都夸新鲜,真蔫了能卖得一颗不剩? 争执间,货主扯着嗓子喊“我说不好就是不好”,转头就走。 第四天清晨,老郭再到菜市场时,摊位已经空了,旁边摊主说货主天没亮就往郑州方向跑了。 被逼无奈的老郭拨通了媒体电话,在记者的帮助下终于联系上货主。 电话里,货主还在狡辩“白菜坏了亏了一万多”,老郭当场反问,30吨坏白菜谁会全买?你要是能拿出变质的证据,我一分运费不要。 这话让货主哑口无言,半天后才松口说“最多给一半”。 老郭算了算,一半运费连油钱都不够,当场拒绝,我凭力气挣钱,你不能这么欺负人,大不了法庭见。 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的王律师表示,老郭的情况有明确的履约证据:货主初期认可白菜品质,且全程无证据证明运输中存在损坏。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货主必须按约定支付全额运费,其拖延跑路的行为已构成违约。 更让老郭看到希望的是,现在货运平台已开始推行货主实名认证,司机可凭电子运单直接起诉,维权成功率比以前提升不少。 在货运司机微信群里,老郭的经历引发了几百条共鸣。有司机说“跑绿通最怕押运费,新鲜货等不起”,也有人分享经验“现在遇到没实名认证的货主直接拒单”。 这些常年奔波在路上的司机,把“诚信”二字看得比什么都重,他们愿意为了按时送货熬通宵、啃泡面,却容不得辛苦钱被随意克扣。 如今老郭已准备好相关证据,下一步就是起诉。 他说哪怕花点时间,也要讨回公道,不是为了9500元本身,而是不想让更多同行被“菜坏了”这种荒唐理由欺负。 这起纠纷也给所有人提了醒:货运行业连接着产地与市场,司机是桥上的铺路石,货主的诚信就是桥的基石。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当货主们把“赖账”当成小聪明时,输掉的不仅是口碑,更是整个行业的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