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15名空降兵从5000米的高空盲跳。下降中的李振波发现自己的主伞怎么也打不开,眼看距地面就剩几百米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多,四川汶川突然山摇地动,8.0级大地震来了。 这一震可不得了,好多楼房跟积木似的哗啦啦倒了,路也断了,电线杆也歪了,电话全都打不通。 最麻烦的是震中附近的茂县,一下子成了孤岛,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连点消息都没有。 地震刚过,余震还一阵接一阵的,天上又下起瓢泼大雨,风刮得呼呼响。 国家第一时间就派了部队往汶川赶,可是第一批赶到的人一看都傻眼了。 整条街整条街的房子都平了,活着的人用手在瓦砾堆里拼命刨,想救出底下的亲人。 可是茂县在山沟沟里,所有的路都被塌下来的山石埋得严严实实,救援队伍和物资车根本开不进去。 直升机试了好几次,不是云太厚就是风太大,根本靠不近。 情况紧急,必须有人进去看看里头到底怎么样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派空降兵从天上跳下去。 这个任务交给了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他当时已经48岁了,这个年纪跳伞其实有点超龄了,但他二话没说就接了任务。 他从部队里挑了一百来人,最后选定了15个人执行这次跳伞任务。 这些人里头,有经验丰富的老兵,也有像向海波这样才20岁出头的小伙子。 临走前,李振波让每个人都写了封遗书,大家都明白,这一跳,说不定就回不来了。 5月14日上午,天气稍微好了点,15个人坐上了运输机。 飞机飞到茂县上空时,底下还是厚厚的云层,什么都看不见。 飞机爬到了五千米高度,这个高度跳伞,别说这些战士没跳过,全中国都没几个人跳过。 这么高跳下去,不能马上开伞,得先自由落体一千米,不然会在天上飘太久,不知道被风吹到哪里去。 舱门一打开,风裹着雨点往里砸,脸上跟刀割似的疼。 李振波第一个站起来,看了看身后的战友,纵身就跳了下去。 后面的人一个接一个跟着往下跳,十五个人不到一分钟全跳出了机舱。 可就在往下掉的时候,李振波碰上了要命的事,他拉主伞的绳子,伞居然没打开! 他又试了一次,还是没反应。 身子一直往下掉,速度越来越快,地上的房子从火柴盒变得越来越大。 眼看离地面就剩几百米了,他赶紧打开备用伞,这才稳了下来。 落地的时候,他的腿被树枝扎穿了,疼得直冒冷汗。 别的队员也各有各的伤,有人撞到石头摔断了骨头,最严重的一个当场就昏了过去。 但好歹人都活着。 他们简单包扎了一下,就赶紧往灾区里走。 李振波拖着伤腿,带着这十几号人,一路翻山越岭。 山上的路早就没了,他们只能手脚并用地爬。 走了整整七天,他们走过了55个村子,每个村子都受灾严重。 他们一边走,一边用无线电把里面的情况传出去,哪个村缺吃的,哪个村有伤员,哪条路还能勉强通车,都说得清清楚楚。 有了他们传出来的消息,外面的救援队伍终于知道该怎么进了。 吃的喝的从飞机上投下来,医生和解放军也顺着他们探出来的路开了进来。 这15个人累得实在撑不住了,好几个人一见到救援队伍,当场就晕倒了。 十六年过去了,当年那些玩命跳伞的战士,现在都各有各的生活。 李振波早就退休了,接他班的是当年的队员于亚宾。 有的人还留在部队,像殷远当了空降队的大队长,李玉山做了伞训主任,专门教新兵怎么跳伞。 也有些人退伍转了行,王君伟当了警察,雷志胜在街道办工作,任涛跑长途运输,王磊成了学校老师。 虽然干的活儿不一样,但都没闲着,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为国家出力。 2020年9月,空降兵成立70周年的时候,这15个人又聚到了一块儿。 头发白了不少,脸上皱纹也多了,但一提起当年的事,大家都觉得,那时候虽然危险,但跳得值。 要不是他们冒死往下跳,茂县的好多人都等不到救援。 这些人的名字,应该被好好记住。 主要信源:(中新网视频——空降兵十五勇士领队李振波回忆落地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