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皮定均看上了女干部张烽,就让县长去说媒,张烽听说了县长的来意后,拒绝

浅笑对风吟 2025-11-10 19:25:02

1940年,皮定均看上了女干部张烽,就让县长去说媒,张烽听说了县长的来意后,拒绝道:“他条件很好,但我不想嫁给他!”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0年夏天,太行山区涉县的县政府办公室里,五分区司令员皮定均正和县长郑晶华讨论工作。 门突然被推开,一位姑娘匆匆走进来汇报工作。 她约莫十七八岁,瓜子脸,眼睛明亮有神,浑身透着不容侵犯的气质。 皮定均只看了一眼,就被深深吸引。 但姑娘全程没看他一眼,汇报完便转身离开,她早知道屋里有个军人,却压根没兴趣结识。 人走后,皮定均才回过神,连忙向郑晶华打听。 得知姑娘叫张烽,是县妇救会主任,本地人,十七八岁年纪,他直截了当托县长做媒:“要是她没许人家,您就给我介绍介绍!” 郑晶华被这位司令员打仗般的求爱方式逗乐,答应去说说看。 谁知张烽一听就怼了回去:“你觉得他好,你自己嫁!” 郑晶华碰了一鼻子灰。 其实张烽早听说过皮定均,河南店一战他歼灭三百日寇,是百姓口中的英雄。 但她敬仰归敬仰,从没想过嫁给军人。 第一次说媒就这样失败了。 皮定均没灰心,反而觉得这姑娘有性格。 两年后的1942年冬天,反扫荡胜利后,他打听到张烽在太行区委党校学习,便趁参加高干会议的机会,托认识张烽的刘湘屏帮忙牵线。 刘湘屏信心满满,特意安排两人一起看戏《孔雀东南飞》。 戏还没开场,皮定均主动搭话,握手时紧张得手心冒汗。 张烽却如坐针毡,整场戏只顾琢磨怎么拒绝。 演出结束她头也不回地走了,事后还写信表明立场:“当前以学习斗争为重,不谈感情。” 皮定均看着信,第一次尝到情场失意的滋味。 转机出现在1943年春。 新任分区政委徐子荣到任前,刘伯承特地交代他关心皮定均的婚事。 徐子荣找到张烽,耐心分析革命夫妻互相支持的道理。 张烽态度终于松动,说需要时间考虑。 徐子荣赶紧给在前线的皮定均报信:“速写信,有希望!”皮定均立刻寄出滚烫的情书。 三个月后,这对经历三年“持久战”的恋人在林县上庄举行了战地婚礼。 饭菜简单,只有炖肉和萝卜,宾客们饿得只顾埋头吃。 张烽后来回忆,那是一场“哑巴婚礼”,但两人终成眷属的甜蜜,早已胜过千言万语。 婚后的考验接踵而至。 1946年中原突围前,皮定均负责掩护主力撤退。 为保护怀孕的妻子,他安排张烽化装成难民先行转移。 不料途中遭特务盯梢,张烽挺着大肚子连夜逃回部队。 皮定均坚持再送,临别夜夫妻俩含泪设想各种可能,若一方牺牲,另一方要带大孩子;若双双遇难,至少寄养在老乡家的长子还能活命。 谁知最终出现第五种结局,夫妻都活了下来,两个孩子却都没保住。 张烽历尽千辛万苦返回太行山,先得知寄养的长子因腹泻脱水夭折,不久早产的女儿也夭折了。 战后重逢时,夫妻抱头痛哭。 生活中皮定均常显幽默一面。 有次哄女儿翻妻子的“百宝箱”,说里头藏了洋钱,惹得女儿笑着要告状。 拍全家福时他起初不肯配合,见妻子沉脸立刻乖乖坐好,结果照片上孩子们笑嘻嘻,唯独张烽板着脸,气还没消呢。 1976年7月7日清晨,张烽给皮定均泡了茶,又塞给长子国宏一包荔枝让父亲路上吃。 她没想到,这次演习竟成永别。 上午11点多,将军的飞机撞上山峰。 这位毛主席特批“皮有功,少晋中”的猛将,与他牵挂的长子一同殉职。 从放牛娃到开国中将,皮定均的一生充满传奇。 他13岁参军时因个子矮小差点被拒,最终凭倔强打动许世友。 中原突围率七千人牵制十万敌军,他利用暴雨巧设疑阵,24天急行军750公里创下奇迹。 涟水保卫战中,他亲自动员机枪班夺下古塔,击退张灵甫。 和平时期他仍保持本色,见百姓衣不遮体当场训斥地方官,种树时考问团长是否了解当地民情。 将军逝去近半个世纪,那张绷着脸的全家福,那包没来得及吃的荔枝,还有中原突围夜夫妻俩的泪与盼,依然在无声诉说着这段烽火情缘的厚重与沧桑。 从1940年的一见钟情到1976年将军殉职,这对革命夫妻走过了36年风雨岁月。 他们的故事不仅是烽火年代的爱情见证,更是一代军人为了革命事业牺牲奉献的真实写照。 主要信源:(人民网——爱兵爱民的皮定均)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浅笑对风吟

浅笑对风吟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