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大量印人民币,直接去美国、欧洲随意买东西?理论上是可行的,比如你额外印了

墨韵兰亭 2025-11-10 18:15:24

为什么不大量印人民币,直接去美国、欧洲随意买东西?理论上是可行的,比如你额外印了100万亿人民币,顺利拿着这些钱去美国买了大量农产品、芯片、武器装备和医疗设备,美国也同样顺利地接受了人民币,但当美国下一次采购中国的服装、家电、手机和半导体时,他们会用之前收下的人民币付款,问题也就随之显现。   先不说美国、欧洲认不认这些刚印出来的“新钱”,咱就顺着“理论能成”的思路往下捋。假设真用这100万亿买了堆好东西回国,美国商家手里就攥着一大把人民币了。   可美国人拿着人民币没用啊,等他们买中国的羽绒服、家电、智能手机时,肯定就掏这些“存货”来付款,这时候麻烦就找上门了。   这些从美国流回来的人民币,可不是废纸片子,一进咱们国门就“活”了。广东的服装厂收到这笔钱,老板指定想着多招工人、添几条生产线;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商手里有钱了,立马就去囤更多货;普通打工人要么涨了工资,要么拿到商家发的红包,转头就去抢网红奶茶、订旅游套餐。可市面上的衣服、奶茶、旅游名额就那么些,大家都攥着钱抢,物价能不往天上飙吗?   这可不是瞎编的,津巴布韦就出过这么档子真事儿。当年他们疯狂印钞,最后买个面包都得扛一麻袋钱,买瓶水都得用尺子量钞票的厚度,到最后货币直接成了废纸。   咱们身边也能想到这画面,要是你家小区门口的包子从2块涨到20块,猪肉从30块一斤飙到300块,辛苦攒的工资一下就不值钱了,这日子能好过?钱的价值从来不是印出来的,是跟市面上的商品数量对着干的,印再多钱,商品没增加,不过是把钱的购买力摊薄了而已。   更关键的是,美国压根不会乖乖收这么多人民币。现在国际上买东西,主流还是用美元、欧元,人民币在全球支付里的占比才2%左右,跟美元的48%比,差着十万八千里。就跟你去菜市场买菜,掏出没人认的纪念币似的,摊主指定摆手说“不收”。   美国要是真收了几百亿人民币,回头想换欧元买德国汽车,都得打半天电话找地方兑换,人家根本不把人民币当“硬通货”。   货币这玩意儿,讲究的是“有根有据”。香港的港元能稳住,就是因为每发1块港元,背后都有1.05美元的外汇储备撑着,这就是货币局制度的规矩,钱不能凭空造,得有真东西兜底。   咱们央行印人民币,也得对着国债、外汇储备这些“真金白银”,不是开着印钞机随便造。要是瞎印钱,人民币的信用就崩了,以后咱们从巴西买铁矿、从澳大利亚买煤炭,人家都得说“别拿人民币来,我们要美元”,反而更被动。   还有人没算到,欧美商家精得很。他们一看见突然冒出来这么多人民币,第一反应不是高兴,是犯嘀咕:“这钱是不是要不值钱了?”回头就给卖给咱们的东西涨价。本来100块能买的芯片,人家直接涨到1000块,等于咱们印的钱全打了水漂,还落下个“乱印钱”的坏名声。   说到底,国家的财富从来不是印钞机印出来的,是工人在工厂里造出来的,是农民在地里种出来的,是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拼出来的。上半年咱们能存17.94万亿,还能花24.5万亿,靠的是实打实的生产能力和消费市场,不是靠印钱。   真要想在国际上想买啥就买啥,得靠人民币一步步站稳脚跟,靠咱们的产品越来越,这才是真底气,比印再多纸都管用。

0 阅读:110

评论列表

加藤

加藤

4
2025-11-10 19:37

整到最后不是通货膨胀了吗

猜你喜欢

墨韵兰亭

墨韵兰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