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宣布 11月7日,荷兰政府表示,欢迎中方为安世中国工厂恢复供货提供便利

天天纪闻 2025-11-09 13:13:04

荷兰政府宣布 11月7日,荷兰政府表示,欢迎中方为安世中国工厂恢复供货提供便利,相信未来几天中国生产的芯片将送达安世客户。   要知道就在一个多月前,荷兰那边还拿着行政令卡脖子,又是干预企业内部事务,又是让荷兰安世停供晶圆,把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搅得鸡犬不宁。这态度180度大转弯,真不是荷兰突然良心发现,而是这一个多月的博弈里,他们把能踩的坑都踩了一遍,实在扛不住了。   这事得从安世半导体的特殊地位说起,这家公司看着是荷兰名字,实际是中国闻泰科技的子公司,尤其是位于东莞的封装测试工厂,承担了全公司70%的封装测试产能,全球多少汽车和电子企业的芯片都得从这儿走。   结果荷兰政府9月30日突然发了道行政令,直接插手企业内部事务,后面荷兰企业法庭还跟着判了剥夺中国企业股权,这操作直接突破了市场原则和契约精神的底线。   更狠的是10月26日,荷兰安世干脆宣布停止向东莞工厂供应晶圆,这一下等于直接掐断了工厂的生产线,全球供应链立马炸了锅。   最先跳出来反对的就是欧美汽车行业,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10月中旬就警告,要是安世的芯片断供问题解决不了,欧洲汽车制造业就得面临严重干扰,当时不少车企的库存只够撑几周,新供应商认证又得花好几个月,停产风险就悬在头顶。   美国汽车创新联盟也急了,首席执行官直接放话,再断供下去美国汽车生产肯定受影响,还会波及其他行业。市场反应更直接,安世的相关物料开始被抢货扫货,有的供应商干脆暂停报价甚至涨价,荷兰政府这波操作等于把自己的盟友和企业都架在了火上烤。   面对荷兰的任性妄为,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明确:既要维护自身企业合法权益,更要守住全球供应链稳定的底线。商务部从10月中旬就开始发声,一次次指出荷兰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干预企业内部事务的错误,强调荷方要承担全部责任。   到了11月1日,中方更是拿出实际行动,宣布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直接为安世中国工厂恢复供货扫清了政策障碍。这步棋走得很关键,既展现了负责任的态度,也让荷兰那边再也没理由把供应链动荡的锅甩给中方。   荷兰安世之前还嘴硬,说停供是因为中方拒付货款、占用印章、开私账,可安世中国马上就戳破了这套说辞,公开表示是荷兰安世欠了自己10亿元货款,而且东莞工厂早就备好了充足库存,撑到年底都没问题,同时已经在验证新的晶圆产能,明年就能无缝衔接。   更打脸的是,荷兰安世自己后来也松了口,11月5日发声明欢迎中方推动恢复供货,还承认中国业务是公司长期战略的重要部分,之前的强硬姿态彻底绷不住了。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荷兰安世的那些指控根本站不住脚,无非是想为荷兰政府的干预找借口,真要是中方企业有问题,怎么会有底气备足库存还敢找新供应商?   荷兰政府之所以低头,核心还是扛不住内外双重压力。对内,安世半导体在荷兰本土有不小的利益关联,断供时间越长,公司损失越大,股东和行业的抱怨声早就压不住了;对外,欧美汽车业的施压越来越紧,要是真因为芯片断供导致车企停产,荷兰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更重要的是,中方的应对有理有据有节,既没激化矛盾,又通过出口豁免展现了解决问题的诚意,让荷兰再坚持强硬立场就成了无理取闹。   还有个绕不开的点,这背后其实有美国“穿透规则”的影子,美方早就跟荷兰沟通过,要求换掉安世的中方高管,荷兰跟着美国起舞,结果反被架在火上,现在松口也是给自己找台阶下。   现在荷兰政府表态欢迎中方供货,意味着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供应链危机终于要迎来转机,未来几天东莞工厂的芯片就能送到客户手里,欧美车企悬着的心总算能放下了。   但这事儿绝不是简单的“问题解决”,更像是给全球供应链上了一堂课。它让所有人看清,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干预企业正常运营的做法,最终只会害人害己;也让大家看到,中方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始终把全球供应链稳定放在心上,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对荷兰来说,这次风波应该是个深刻的教训,靠政治手段干预企业事务、跟着别人搞阵营对抗,最终只会损害自己的营商环境和国际信誉。而对中方企业来说,安世中国能快速备足库存、启动新供应商验证,也展现了中国企业应对供应链风险的韧性。   更重要的是,这场博弈再次证明,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做法都走不通,只有坚持契约精神、相向而行,才能让供应链真正稳定安全。   荷兰政府的表态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更关键的是停止干预企业内部事务,用实际行动修复信任,毕竟供应链的稳定,从来都不是靠一句“欢迎”就能维系的,得靠实打实的尊重和合作。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