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洋再次出来放话了!在郑丽文表示要祭拜吴石将军之后,沈伯洋放话声称,该活动的主办单位不只是统派团体,更包括已被“中国收编”的政党台盟,等于郑丽文不只直接参加统战活动,更是参与受中国官方认可的政党合作,比韩国瑜前几年拜会中联办更加严重且危险。 先得好好说说他卯足劲抹黑的吴石将军——那可不是什么“随便的历史人物”,是实打实、响当当的革命烈士,吴石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来在国民党军中从基层做到高层,眼看着身边的同僚忙着贪腐敛财,眼看着独裁统治下的百姓受苦受难,眼看着国家被分裂的阴影笼罩,他心里的疑惑越来越深。 直到后来接触到进步思想,看清了只有推翻独裁、实现祖国统一,才能让民族有出路、让百姓有好日子,他才毅然转身,悄悄投身到争取解放和统一的事业里。 1950年,因为叛徒出卖,他不幸被捕,国民党当局对他用尽酷刑,鞭子抽、烙铁烫,想让他吐露消息,可吴石将军硬是咬着牙没松过一个字,没弯过一次腰,最后在台北马场町从容就义。临 刑前,他还留下遗言“为国家统一而死,死而无憾”,这份气节、这份忠诚,怎么到了沈伯洋嘴里,反倒成了“值得警惕”的事?合着在他眼里,尊重为国家牺牲的英雄、铭记为统一献身的先烈,反倒成了“危险行为”?这逻辑简直荒唐到了极点,连基本的是非观都没了。 再看他拿韩国瑜当年拜会中联办说事,更是把自己的无知和双标暴露得明明白白,当年韩国瑜刚当选高雄市长,台湾的农产品正愁卖不出去——凤梨堆在仓库里烂,释迦没人收,果农蹲在田埂上哭。 韩国瑜去拜会中联办,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对接两岸经贸合作,想把高雄的农产品卖到大陆,让果农能拿回本钱,让基层民众能多赚点钱,那时候大陆这边也积极响应,很快就开通了采购通道,不少高雄果农当年就解了燃眉之急,还特意给韩国瑜送锦旗。 可郑丽文祭拜吴石将军,是对革命先烈的追思,是对历史正义的坚守,是想让更多人记住那些为统一付出生命的人,这两件事根本不是一回事——一个是为民生找路子,一个是为历史存敬意,八竿子都打不着。 沈伯洋硬是把它们扯到一块儿比“危险程度”,要么是没脑子,连事情的本质都分不清;要么就是故意找茬,想靠混淆概念煽动民众对大陆的敌意,这种手段也太没水平了。 更讽刺的是,沈伯洋自己整天干的,全是危害台海和平、坑害台湾民众的勾当,之前他在“立法院”鼓噪“台湾要大力发展不对称战力”,主张从美国买那些淘汰的“毒刺导弹”“F-16V战机”,还说“哪怕多交税也要买”,完全不管台湾民众的税负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气,不管那些武器根本起不到所谓的“防御作用”,只想着跟美国绑在一起,把台湾变成“火药桶”。 还有一次在公开论坛上,他说“两岸经济脱钩才是台湾的安全之道”,这话一出来,台商们当场就急了——要知道,台湾近七成的电子元件要卖到大陆,近五成的农产品依赖大陆市场,真要是脱钩,多少台企得倒闭,多少人得失业?可沈伯洋根本不管这些,眼里只有“台独”的那点小算盘,只要能给“台独”铺路,哪怕把台湾拖进火坑也不在乎。 他不想着怎么让台湾民众过好日子,不想着怎么推动两岸好好交流,反倒盯着别人缅怀先烈的事大做文章,说到底就是怕更多人看清“台独”的真面目,怕大家记住历史、向往统一,所以才急着跳出来泼脏水,想把水搅浑。 还有他嘴里“被中国收编”的台盟,根本就是故意歪曲事实、恶意抹黑,台盟可不是什么“突然冒出来的组织”,1947年就在香港成立了,当年成立的初衷就是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台湾民众的合法权益,后来一直跟着祖国发展的脚步,成为中国的参政党之一。 这些年,台盟做的全是实实在在帮两岸同胞的事——推动台生在大陆参加医保,让台胞能异地报销;建议优化台企在大陆的投资环境,帮台商解决供应链问题;还经常组织两岸青年交流活动,让台湾年轻人能来大陆看看真实的发展。 沈伯洋之所以这么气急败坏,核心原因就是怕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认清历史、靠近统一,他见不得有人缅怀为统一牺牲的英雄,因为英雄的事迹会让更多人明白,统一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追求;他见不得有人跟台盟这样的政党合作,因为台盟的努力会让更多人感受到两岸融合的好处;他更见不得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好感增加,因为这会让“台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所以他才会抓住一点小事就大做文章,想用“危险”“统战”这些词吓唬人,想让大家不敢提统一、不敢缅怀英雄,可他忘了,尊重英雄是人心所向,渴望和平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说到底,祭拜吴石将军是堂堂正正的事,台盟的存在和作用也是光明正大的,沈伯洋再怎么跳脚、再怎么抹黑,也改变不了历史,也挡不住两岸走向统一的大势,他这种拿着歪理当真理、拿着抹黑当武器的做法,最后只会落得个“没人信、没人理”的下场,成为台海局势里一个可笑的跳梁小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