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罗夫“失踪”,去向成迷 现年76岁、任职超20年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期

古今知夏 2025-11-09 09:30:44

拉夫罗夫“失踪”,去向成迷 现年76岁、任职超20年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期陷入“失踪”疑云。    过去二十多年里,从联合国的唇枪舌剑到金砖国家的抱团取暖,从俄乌冲突后的紧急斡旋到中俄边界的圆满敲定,哪儿有重要外交事,哪儿就有他的身影。普京三次给她授国家级勋章,半年前还刚拿了最高荣誉圣安德烈勋章,联合国前秘书长都夸他是 “当代最能打的外交家”。 可现在呢?连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俄乌冲突的关键会,他都只派副手撑场,这场 “降级出席” 直接把外界的好奇心吊到了顶点。 这场失踪的引子,得从 10 月下旬那场 “说黄就黄” 的布达佩斯会晤说起。10 月 16 号,特朗普在社交平台拍着胸脯预告,要和普京在匈牙利见面,全球都盯着这场能改写俄乌局势的会面。毕竟这是美俄元首时隔多年的再聚头,大家都猜会不会谈出停火的苗头。 可谁能想到,才过了六天,特朗普突然改口,一句 “现在会面不合适”,直接把这场万众瞩目的外交大戏掐了暂停键。 背后的猫腻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10 月 17 号,特朗普刚在白宫见了泽连斯基,抛出 “就地停火,两边都算赢” 的主意,结果被泽连斯基当场怼回去,说 “割地保命违宪”,两人不欢而散。 更要命的是 10 月 20 号那场通话。拉夫罗夫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直接对线,硬是没给对方半点台阶下。美方想让俄罗斯先停火、冻住当前战线,拉夫罗夫当场顶了回去:要谈和平,就得让俄方完全控制顿巴斯,不然一切免谈。 他还明明白白说,比起搞新会晤,先把之前阿拉斯加峰会的共识落实了才靠谱。这话说得太硬,直接戳中了特朗普的软肋 — 他急着拿停火当外交成绩,可拉夫罗夫不配合,这场会开了也是白开,还得被国内对手骂 “通俄”,索性直接取消。 而拉夫罗夫的 “消失”,偏偏踩在了俄乌战场最关键的节点上。2024 年以来,俄军靠着自家军工产能发力,硬生生把乌军的反攻压了回去,接连拿下阿夫杰耶夫卡、恰索夫亚尔这些战略要地,在乌东稳稳占了上风。 反观乌军,在库尔斯克方向打不动了,西方的援助也越来越不给力,炮弹、导弹都快跟不上消耗了。 就在拉夫罗夫不见踪影的时候,美国突然松口,让乌克兰用陆军战术导弹打俄罗斯本土。乌军立马动手,远程袭击了俄军阵地。普京也没含糊,很快签了新版核学说,明确说了 “谁敢威胁俄罗斯领土完整,就可能遭核打击”,直接把核门槛降低了。 这一系列操作看得人眼花缭乱,可作为俄罗斯外交一把手的拉夫罗夫,愣是没露过一次面、说过一句话。 他的沉默,反而让西方彻底慌了神。要知道,拉夫罗夫一直是俄罗斯的 “外交传声筒”,他不在,西方连俄方的底线都摸不准了。更有意思的是,欧洲内部还闹起了内讧。 法国一边偷偷找俄罗斯谈,想绕开基辅搞对话,一边又喊着要给乌克兰派 “维和部队”,被俄外交部直接怼 “两面三刀”;德国则死咬着不松口,坚决不把 “金牛座” 巡航导弹给乌克兰,美欧同盟的裂痕越来越大。 外界关于拉夫罗夫去向的猜测,都快编成连续剧了。有人说他和普京在外交策略上吵翻了,失宠了;有人猜他年纪大了身体扛不住,在偷偷治病; 还有人说这是俄罗斯内部权力调整,他要被换掉了。可克里姆林宫很快出面辟谣,发言人佩斯科夫说得斩钉截铁:“拉夫罗夫还会接着当外长”。但这种官方回应,不仅没解开谜,反而让悬念更浓了。 其实熟悉拉夫罗夫的人都知道,他这不是第一次 “战略性缺席”。之前联合国大会上,特朗普高调演讲的时候,他就以 “行程忙” 为由躲开了,用沉默传递 “我可以跟你谈,但绝不迁就你” 的态度。而这一次,他的消失更像是一场精心布局的外交博弈。 现在大家都在等,等这位 76 岁的外交老将什么时候重新露面。 他的回归,会不会带来美俄谈判的新转机?会不会给俄乌冲突划下新的拐点,这场看似简单的 “失踪”,早就不是个人行踪那么简单,而是美俄博弈、俄乌对抗、全球格局变化的关键伏笔。

0 阅读:4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