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超话基金[超话]财经基金A股这次A股慢牛,很不一样!最近这几天,科技圈

小酒馆商吧 2025-11-08 23:40:38

A股超话基金[超话]财经基金 A股

这次A股慢牛,很不一样!

最近这几天,科技圈又有大消息了。

小鹏发布了新一代智能模型,而且它还把这套技术用在了智驾、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上。更关键的是,这套系统还获得了大众的认可,从自用变成了对外供应。

这是一个很强的信号。智驾不再只是车的卖点,而是变成了一门能赚钱的生意。从这里我们能看出,人形机器人产业在2025年有望迈入商业化量产元年。头部创企都完成了大额融资,傅利叶智能近8亿元、Apptronik 3.5亿美元,钱在往这个方向聚集。

另外一项重大事件是,特斯拉股东大会为机器人产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2026年要像造汽车一样大规模生产机器人,而且要把价格打到跟一辆小轿车差不多(2万美元)。这等于告诉全世界,机器人不再是实验室的玩具,马上就要变成工厂流水线上的商品了。

现在这个阶段,就像智能手机爆发前夜,苹果公司刚公布iPhone一样。最赚钱、最确定的机会,不是去赌最后哪个牌子的机器人能赢,而是去用指数的方式先铺这个赛道。

对于覆盖系统方案商、集成商、设备制造商、零部件商等全产业链的机器人指数ETF(560770.SH)无疑是一个利好。

再看卫星这边。

国网星座在2025年7月底到8月底的30天内完成了6次发射,千帆星座计划2025年完成一期648颗卫星的部署。

这个节奏,明显在提速。

低轨卫星和传统的高轨卫星不一样。高轨卫星飞得高,理论上3颗就能覆盖全球,但延迟大,带宽有限。低轨卫星距离地面近,延迟低,但需要大量卫星组网才能覆盖全球。

研究机构预测2025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400亿元左右。手机直连卫星、飞机上高速上网,这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场景,正在变成现实。

卫星依赖的是通信、导航、遥感。卫星产业ETF(159218.SZ)覆盖国防军工54%、计算机15.1%、电子12.2%,产业链分布相对均衡。

目前看机器人和卫星两个技术都互相有交集,当我们讨论机器人产业链的时候,很多技术突破和产能建设,同样会惠及卫星产业。反过来也一样。

具体的差异可以理解为:卫星是“修路的基础设施”,投资逻辑是赌国家战略和基建进度。

现在正处于大规模“修路”(发射组网)阶段,赚钱的是那些造卫星、发火箭、建地面站的公司。这是个长期工程,短期业绩难爆发,但一旦路修通,未来收“过路费”(运营服务)的空间很大。适合有耐心、看重长期政策和垄断价值的投资者。

机器人是“造车和用车的应用端”,投资逻辑是赌技术突破和订单落地。现在已进入“造车”量产前夜,赚钱的是那些做核心零部件(如灵巧手、关节、AI大脑)并能接到大厂订单的公司。行业爆发更快,业绩弹性更大,但竞争也更激烈,需要紧密跟踪技术路线和客户进展。适合能承受波动、追求高增长的投资者。

A股今天又上4000了,但我觉得这次A股上4000的氛围很奇怪,A股不仅无人问津,整个社会也没啥热度。

现在的情况感觉都不像是牛市,卖菜的大妈不讨论,开车的司机沉默不语,外卖小哥还在偷偷抹眼泪。

我后台还有人问:"大盘都4000了,我怎么还亏40%?"

我都不知道怎么回。

指数确实到了4000,但有些人亏得比3000点的时候还要多。

4000点仅仅成为了一个象征,大家看着自己绿油油的账户,都已经麻木了。

整个市场除了科技板块,其余板块极冷,持仓体感极差。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很简单:

一是上涨的主线往往炒的不是业绩,而是概念。

二是上涨的个股都是机构抱团,散户参与的门槛较高。

这么一看,路径是不是就清晰了起来?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可控核聚变这个赛道,2022年刚出来的时候基本没人理睬,直到今年6月大部分人还将信将疑。

结果到现在这个赛道连低风险PE都开始投,甚至出现机构抢份额。同样的事情在机器人这个赛道也发生过,你看现在投资机器人的基金,还有人在意业绩能不能落地吗?

对比去年924行情——虽然也有拉抬的嫌疑,但至少那波是普涨,经历过21-24年大跌的散户都回了血,哪怕没第一时间进场,跟着第二波也能喝汤。

这轮呢?财富效应全集中在机构重仓的科技股上,而这些股票在指数中的权重特别高,它们一涨就自然可以推着大盘疯狂上涨,结果就是散户眼巴巴看着指数收复失地,自己账户纹丝不动甚至更惨。

转型阵痛全让散户扛了。通信、有色、电子涨幅都在50%甚至100%以上,而散户持仓的中小盘、题材股却都在原地趴窝。

那散户为什么不买这些涨的,是不喜欢吗?

不是不喜欢,而是根本没法买也买不起。

科创板50万门槛,直接把九成散户拦在门外。茅台、宁德时代这些权重股动辄几百上千一股,散户买几手就要倾家荡产,风险太集中,谁敢重仓?于是出现了魔幻一幕:五天里至少三天,超过半数个股都在跌。更离谱的是,4000点突破当天,券商板块居然在拖后腿——这要放以前,简直不敢想象。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次4000点和前两次相比,估值水平更低,尤其是大盘PB仅为1.55,而2008年的PB高达4.96。

当下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量还是有些不足,但是随着美国那边美联储不断降息,我们的房地产调控逐渐完成,全球大放水的情况下,国民资产总是需要一个蓄水池的。

突破4000点或许不能成为你投资的理由,但是值得你去思考的一个重要技术点位。

因为在A股三十余年历史里,上证仅七次突破4000点,都发生在2007年和2015年的牛市中。这个点位承载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历次突破后,2007年后续涨了50%,2015年涨了近30%。

站在人性的角度来看,这十几年里3000点以下,大家公认是熊市;

3500点以下,大家质疑牛市的到来;4000点以上,大部分人开始觉得有牛市了;4500点以上,大家都知道牛市来了;5000点以上,大家都忘记了股市还会下跌;6000点以上,没人害怕会有熊市。

当所有人质疑牛市时,往往才是最健康的阶段;等人人都信了,满街股神时,才该警惕。现在4000点无人问津也好,反倒给了懂行的人更多时间空间。毕竟,最好的机会永远属于在别人恐惧时保持冷静的人。

所以虽然指数这两天又站上4000点了,科技这几天又小小的爆发了一下。但这里要保持清醒,从3400一路上来最舒服的那段已经过去了。

后面的路,会更加曲折,也会更加考验选择。

把握住结构性机会,才是当下的主要思路。

0 阅读:0
小酒馆商吧

小酒馆商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