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博论最怕的不是没想法,而是不开始。[doge][doge]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行动,是因为预设了“必须写出完美论文”的目标。先让字数实实在在地增加,这种看得见的进展,会推着你愉快地写下去。
不要用“读文献”作为逃避写作的借口,不输出的阅读毫无意义。文献自然会把你引向问题核心。上个月听吕妙芬老师讲明清思想史研究心得,她也分享了类似的故事:老师的孝经研究计划只写到晚明,但文献的丰富性推着她一路做到了近代,后来才有《孝治天下》这本书的全貌。
还有一点很关键:别想着“等有状态了再写”,状态是写作中不期而遇的。去年准备开题时,我有过一次难得的“心流”体验:下笔顺畅,不费思量,饭都不想吃……自此之后,这样的神妙时刻还没再重现过。
最后想说说我每天是怎么“开始”的。我会把前一天产生的待查文献、脚注页码等,留一点尾巴,这样第二天在打开文档时,先做这些扫尾工作,然后慢慢再启动全天的工作。所以打开文档,面对它,写下去,就对了。[捂嘴笑R][捂嘴笑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