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澳大利亚博主,在中国逛了20天,9个城市。 临走前在机场,他对着手机镜头,几乎是喊出了一句话,直接把他们家那边的互联网给整不会了。 他说:你要是打心眼儿里恨中国,我求你,亲自去看看。 这哥们儿估计是真懵了。 博主名叫马克,出发来中国前,他在澳洲的社交账号里满是质疑。身边朋友总说“中国落后”“支付不方便”“出门不安全”,连当地媒体报道也总带着偏见,把中国描绘成一个“神秘又封闭”的地方。马克本来没打算来,直到收到中国旅游平台的邀请,想着“反正免费,就去看看真相”,带着拍“吐槽视频”的心态,登上了飞往上海的航班。 刚到上海浦东机场,他就被泼了第一盆“冷水”。原本以为要排队很久换现金,结果出机场时发现,地铁、出租车都能扫码支付,连卖矿泉水的自动售货机都支持境外信用卡绑定。他攥着提前换的几百块人民币,站在人流里有点茫然:“不是说现金才能活吗?” 更让他惊讶的是,用打车软件叫车,3分钟就有司机接单,全程不用说话,导航精准到小区门口,下车时自动扣款,比在澳洲打车方便太多。 马克的行程从上海出发,一路逛了杭州、南京、成都、重庆、广州、深圳、西安、北京,9个城市各有特色,却都颠覆了他的认知。在杭州西湖,他本来想拍“人挤人”的吐槽画面,结果发现湖边有专门的步行道,志愿者随时提供帮助,垃圾筒每隔50米就有一个,湖面干净得看不到一片垃圾。有个老奶奶看到他拿着地图,主动用不太流利的英语给他指路,还拉着他推荐附近的老字号小吃,临走时塞给他一包自己做的桂花糕。 在成都,他特意去了宽窄巷子,本以为会遇到“宰客”的商家,结果进店消费时,老板主动告诉他“可以团购更便宜”,点的火锅怕他吃不了辣,特意分成了鸳鸯锅,还免费加了好几次酸梅汤。晚上在街头散步,已经是凌晨1点,路边的便利店还在营业,烧烤摊前坐满了人,警察骑着巡逻车缓缓经过,他一个外国人独自走在街上,没有丝毫不安,反而觉得“比在澳洲深夜出门还踏实”。 最让他震撼的是中国的高铁。从西安到北京,1200多公里的路程,高铁只花了4个半小时,车厢里干净整洁,座位可以调节,还能免费连WiFi,充电口就在扶手旁边。马克全程举着手机拍摄,嘴里不停念叨:“这速度,在澳洲坐火车得12个小时以上,还经常晚点。” 他本来想拍“高铁拥挤”的画面,结果发现即使是周末,车厢里也秩序井然,没有人大声喧哗,有人在办公,有人在看书,还有家长带着孩子安静地玩玩具。 在西安兵马俑博物馆,他遇到了一位退休教师志愿者,主动给他讲解历史,从秦朝的军事制度讲到兵马俑的制作工艺,条理清晰,细节丰富。马克忍不住问:“你没有工资,为什么还要这么认真?” 老人笑着回答:“这些是我们的文化遗产,希望更多外国人了解真实的中国。” 这句话让马克心里一震,他想起在澳洲时,媒体从来没提过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只渲染“威胁论”。 20天的行程里,马克拍的内容渐渐变了味。从一开始的挑刺吐槽,变成了分享真实的体验:成都火锅的麻辣鲜香、西安城墙的雄伟壮观、深圳的科技感、北京的历史厚重……他在视频里坦言:“我之前就是个蠢货,被偏见蒙蔽了双眼。中国不是媒体说的那样,这里的人友善、高效、有秩序,基础设施比澳洲先进太多。” 有个细节让他记了很久。在重庆洪崖洞,他不小心把相机镜头盖掉在了人群里,等发现时已经走了很远,本来以为找不回来了,结果回去时发现,一个小朋友拿着镜头盖在原地等他,旁边站着孩子的妈妈,笑着说:“知道你会回来找,就没敢走。” 马克接过镜头盖,眼眶有点发热,他在视频里说:“这种善意,在澳洲很少遇到,可在中国,我每天都能感受到。” 临走前在首都机场,马克对着镜头情绪激动,几乎是喊出来的:“你要是打心眼儿里恨中国,我求你,亲自去看看!不要被媒体的偏见左右,不要用道听途说的消息定义一个国家。这里有勤劳友善的人民,有先进的基础设施,有灿烂的文化,有太多值得被看见的美好。” 这段视频在海外社交平台发布后,瞬间引爆舆论。很多澳洲网友留言:“我之前也讨厌中国,现在有点想去看看了”“马克的视频让我意识到,自己可能被洗脑了”“原来中国这么发达,和媒体说的完全不一样”。当然也有质疑的声音,但更多人被马克的真实体验打动,开始反思自己的偏见。 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4年入境旅游数据,全年接待入境游客1.2亿人次,其中来自欧美国家的游客同比增长35%,很多游客表示“实际体验远超预期”。像马克这样的外国博主,近年来越来越多,他们带着不同的心态来到中国,最终都被真实的中国打动,用自己的镜头,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 马克的故事告诉我们,偏见源于无知,误解源于距离。这个世界上,有太多被媒体滤镜扭曲的真相,只有亲自去感受、去体验,才能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中国从来不需要刻意讨好谁,也不需要辩解什么,因为真实的力量最有说服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用户36xxx06
吐温呢?没来吗
未来已来 回复 11-08 23:33
头来了,屁股在家睡觉[大笑]
枫叶 回复 11-09 05:53
英镑来了
神马
超国民待遇
用户16xxx60 回复 11-08 21:36
在我们还没拥有像美西方那样的话语权的时候,靠这种方式让更多的美西方人来给我们宣传发声,应该是个好主意。把我们某些单位、某些人的媚外、崇外的跪族行为与此划等号不合适。
用户14xxx14
润出去的那些人,如果大多都能够向外国人客观宣传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社会现实,那么,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也许会日渐丰富且正面得多。只不过,润人远不及阿三所具有的那份民族自信,有点无语。
孤狼 回复 11-09 00:03
主要是国外的官方媒体黑中国太厉害,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外接触润人也不一定多,并且会更相信国家媒体。
李尚王来 回复 11-08 23:21
不是不自信,是心里面不平衡。要么是在国外混成球不好意思回来就故意抹黑,要么就是资金不干净跑路出去的…
1Y线起缘
既然那么好,为什么还是有人不断往澳大利亚移民?[滑稽笑]
顽石 回复 11-09 03:26
那些人的钱来的不正,在国内待着只能等收拾。
东北金渐层 回复 11-09 03:45
误解源于距离嘛。
寄情山水
国伟媒体被犹太人带歪了
用户15xxx94
现在的中国比澳大利亚先进多了,而且现实的生活比澳大利亚好多了,澳大利亚完全无资格比
说说
去西安哪有志愿者讲解呀?全是要钱的!话说他走9个城市都是免费的吗?还报销来回机票吗?凭啥?!
水木小清
说一句老实话,刚看了开头就知道要夸两件事儿,一是移动支付,二是高铁。
麓城 回复 11-09 03:23
旅行,用的最多的是这两样,外加美食,不是吗?
蓝天
抓紧行动清除日本间谍!不然一旦和小日子发生战争,这些间谍的破坏力不容小觑!
用户17xxx31
没人请我去澳洲马克吐槽
用户17xxx81
马克:劳资刚来是想看御剑来着,结果来后这也好那也好,到走都忘了。亏大发了!
海上飞机 回复 11-08 22:44
结果御剑变遇见
用户10xxx87
那些主动帮助的剑人能四万吗
用户10xxx44 回复 11-08 23:28
你是什么东西,如此狭隘的去吐槽那些智者
简单...强
我就想知道他凭什么免费,谁出的钱!
眼镜王蛇
只要我们过的好就行,管他别人怎么想。
用户51xxx51
从头就开始说支付不方便的,所以这个是ai文
用户96xxx43
总得讲究个先来后到吧,马克先来一步,下一个才轮到吐温。
用户92xxx46
在哪都一样,只要是你习惯就好
神魂颠倒
重要的是有些女权倒贴让洋人玩
用户14xxx37
20天9个城市还免费,你就瞎编吧,现在这种自舔文是不是真有赏钱?
用户17xxx10
偏见不止起于无知,还起于被国际资本控制的谣媒体。
无极限
文章假的看不下去
油条泡豆腐
来了?老外。来了。这里好不好?好。知道好就行了赶紧回去。
绿茶
得带钱来,如果没钱,肯定就没什么好的体验!
七月新番战国明月正在新更
所以反派用好了,效应更大
Duncan
就是喜欢外国的蛙蛙一幅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用户10xxx47
中国在外国人眼中就是世外桃源
用户17xxx63
不用它们来证明。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