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被猜中了! 荷兰将归还安世半导体控制权! 近期安世半导体控制权问题在中国政府的强力介入下已经有了转机,11 月 6 日,荷兰政府发表声明称,预计安世半导体的中国子公司将在未来几天内恢复芯片供应。11 月 7 日,荷兰政府进一步表示,预计最快在下周内,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令,把控制权交回给其中国股东。 这场博弈的源头很清晰,荷兰9月30日援引1952年冷战时期的《物资供应法》,干预安世控制权、冻结部分运营权限,还罢免了中方CEO张学政,背后不难看出外部势力的推动痕迹。 安世早已是中资控股的实体,2019-2020年间闻泰科技以340亿元完成100%收购,中国区承载70%封装测试产能,贡献近半全球营收。 它在车规级功率半导体领域地位关键,全球市场份额达19.2%,欧洲车企15%的芯片依赖其供应,大众、宝马都离不开这颗“工业粮食”。 中方的反制精准且克制,10月起禁止安世中国子公司出口特定组件,同时豁免汽车芯片供应,既守住权益又兼顾全球供应链稳定。 稀土管控更是战略威慑,中国掌控90%稀土加工产能,而ASML光刻机等荷兰核心产业,根本离不开这种关键原材料。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早就急了,警告断供可能导致行业停产,德国车企纷纷施压,没人愿意为地缘政治牺牲商业利益。 市场用脚投票,闻泰科技11月7日收盘价45元,较事件发酵期明显回升,欧洲汽车板块也同步回暖,印证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 荷兰的让步并非无偿,仍保留条件性干预权,但这已足够说明:产业链深度绑定的时代,单边政治操弄终究行不通。 中方始终坚守合法权益底线,既没激进加码,也没妥协退让,这种有度的应对,让世界看到中国维护经贸规则的决心。 这不是谁赢谁输的零和博弈,而是对“经贸不能政治化”的生动诠释,更是中国企业海外权益保护的一次成功实践。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