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刘亚楼病逝前,叫来了小他18岁的中俄混血妻子翟云英,对她说:“我这辈

文山聊武器 2025-11-07 17:59:06

1965年,刘亚楼病逝前,叫来了小他18岁的中俄混血妻子翟云英,对她说:“我这辈子,最对不起你,我走后,你可另寻良伴!” 刘亚楼担任空军司令后,工作强度极大,每天审阅报告到深夜,经常出差视察机场和部队建设。1950年代,他推动空军从零起步,引进苏联飞机,建立飞行学校,亲自参与制定训练大纲。身体渐现问题,脸色蜡黄,体重下降,但他坚持不下火线。1965年3月,他在办公室处理文件时突然倒下,检查确诊肝癌晚期,已扩散全身。医生建议住院,他同意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见翟云英。她赶到时,他已安排好工作交接,平静面对现实。他先回顾两人相识过程,从大连的初遇到延安的婚礼,那些年她随军转业,管理后勤,适应频繁调动的生活。他承认忽略了家庭,工作占去太多时间,她独自带孩子,操持琐事。 他开始交代后事,先谈子女教育,长子刘庄、次子刘森和小女儿刘晓都需要独立成长,他希望翟云英教他们技能,长子学飞行,次子练管理,小女儿选实用专业,避免依赖关系。他回忆长征和抗战经历,那些战斗让他明白生命无常,如今空军部队已初具规模,装备米格机,能执行巡逻任务,他对事业无憾。接着提到父亲刘景春,老人留在辽宁农村,需要定期寄钱和衣物,逢节送特产,确保晚年无忧。翟云英记下这些,她知道公公膝下无人,这些事落到她肩上。他又说起安娜的亲人,失散在苏联多年,提供线索如出生地和家族名,希望通过渠道寻找,帮安娜了却心愿。这些托付源于他了解家庭背景,安娜的俄语和家谱是他早年研究过的。 最后他表达对翟云英的歉意,说自己年长她太多,婚姻中让她吃苦,建议她日后可找合适伴侣,继续生活。她不同意,坚持守着这份感情。他重复劝说,军人寿命短,她还年轻,不该独守。他经历的两次婚姻失败,让他更不愿她重蹈覆辙。这些话基于他的人生体悟,从井冈山到空军建设,一路坎坷,他想让她自由选择。病重期间,他还谈空军规划,强调加强雷达和夜训,但重点仍是家庭。他知道时间不多,这些话是最后的交代,承载他对她的责任感。 刘亚楼5月7日在上海逝世,骨灰运回北京安放,翟云英处理丧事时克制悲痛,很快投入家庭事务。她教育子女,长子进入空军服役,次子调入部队,小女儿毕业后从医,他们都自食其力,不求特殊照顾。她每月寄包裹给刘景春,里面有粮油和衣料,老人来信感谢她的周到,直至1980年老人去世,她派人料理后事。安娜的寻亲事宜拖了多年,八十年代中苏关系改善,她联系红十字会,提供安娜的出生信息和旧照片,信件往返几次,终于确认莫斯科郊区的侄子一家。1989年他们来北京团聚,安娜见到亲人时情绪失控,拉着手不放,这件事让她安心许多。 翟云英转业后在地方单位工作,生活简朴,拒绝再婚提议,坚持军人家庭的作风。她每年清明去八宝山公墓,带花束擦拭墓碑,站立片刻离开。这些举动源于对刘亚楼的承诺,她用行动延续他的遗愿。子女成年后,她鼓励他们多读军史,传承父亲的作风。晚年她身体渐弱,但仍关注空军新闻,剪报存档。她的故事流传在军中,提醒人们革命家庭的付出不只在战场,也在后方支撑。翟云英2004年去世,享年77岁,骨灰合葬丈夫身边。

0 阅读:551

猜你喜欢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