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军前司令陈永康主持的一个台海兵推中称,解放军想要登陆台湾,达成武力统一,不似外界想象中容易,其中一大关键,是几十年来,台湾海岸出现大量水泥消波块等设施,在军事防御上意外具备正面效果。 先说说台湾所谓的“登陆防御”到底是怎么回事,台湾西部海岸线看着长,可真正适合大型登陆装备展开的滩头没几个——从桃园观音海滩到彰化鹿港海岸,再到台南将军溪口,满打满算也就十来处平坦滩涂。 台军早把这些地方列为“重点防御区”,除了堆得密密麻麻的水泥消波块,还挖了好几米深的反坦克壕,壕沟里灌了水,甚至埋了触发式水雷;滩涂上面架着带刺铁丝网,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监控摄像头,连夜间红外探测设备都装了不少,还派了“海巡署”的巡逻艇整天在附近海域转圈,想着把这些滩头打造成“进不来的死亡区”。 陈永康在兵推里还特意模拟了“解放军登陆艇冲滩”的场景,镜头里消波块“成功阻挡”了模型登陆艇,他就据此断言“解放军强攻必吃亏”,却压根没算另一笔账:解放军什么时候说过要“硬冲滩头”了? 大陆的统一策略,早跳出了“滩头攻防”的老思路,手里的牌比台当局想的多得多,真到了万不得已要动用武力的时候,第一步未必是派登陆舰硬闯滩头,而是先掐住台湾的“命脉”,谁都知道,台湾的能源是出了名的“对外依赖症”——80%的石油靠从中东进口,70%的天然气来自澳大利亚和卡塔尔,这些物资要运到台湾,都得经过台湾海峡或者巴士海峡。 只要解放军在这些海域展开常态化封锁,不用多久,台湾的炼油厂就会因为缺原料停转,加油站的油枪会最先哑火;电厂的天然气储备撑不了半个月,到时候不光老百姓家里没电,地铁、高铁、医院的备用发电机也会跟着歇菜,整个社会的运转都会慢下来,甚至陷入停滞。 光掐能源还不够,通讯和交通枢纽也得精准拿捏,台湾的主要通讯基站大多建在台北阳明山、台中雾峰这些制高点,只要用精准制导武器瘫痪这些基站,手机没信号、互联网断联,电视台播不了新闻,台当局想靠媒体“稳定民心”都做不到。 高铁和高速公路是台湾物资运输的命脉,台北到高雄的高铁要是断了,台南的蔬菜运不到台北,台北的药品也送不到台南,超市货架用不了几天就会被抢空,老百姓的恐慌情绪用不了多久就会蔓延开来。 之前台当局喊着“全民防卫”,说要“巷战到底”,可真到了没水没电没吃的地步,谁还会跟着他们扛?去年台湾某民调就显示,超过60%的台湾民众“不愿为‘台独’打仗”,要是民生真瘫痪了,这种“不愿”只会变成对台当局的不满,到时候不用解放军登陆,台当局自己就会先扛不住。 这种策略的核心,从来不是靠武力硬拼造成伤亡,而是让台湾当局在无形的压力下自我崩溃,解放军就算能轻松夺取制空权、制海权,把台湾的战机困在机场、军舰堵在港口,也不会轻易选择“强攻滩头”这种代价大的方式。 毕竟统一是为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能减少伤亡、降低损失,才是对台湾民众最负责的做法,真正的“止战”,是让台当局和“台独”分子算清代价账:打起来,台湾会失去什么?经济垮掉、民生崩溃,国际上没几个国家会真帮忙,最后还是要回到“一个中国”的框架里,何必白白让台湾民众跟着遭罪? 陈永康的兵推里,只算了“军事防御账”,却漏了最关键的“经济民生账”和“民意账”,这本身就是自欺欺人,他在兵推里模拟“解放军强攻滩头受挫”,却没模拟“能源断供后民众抢购物资”的场景,没模拟“通讯中断后台当局指挥失灵”的情况,这种只挑对自己有利的因素来算的兵推,跟“自导自演”没什么区别。 更别说那些水泥消波块在现代战争里根本算不上“防御利器”,现在解放军的两栖突击车能在离岸几十公里的地方发起冲击,不用等登陆艇靠岸就能直接冲滩;工程部队还有专门的“破障车”,能在几分钟内清除铁丝网、填平反坦克壕,就算是水泥消波块,也能用爆破设备炸开缺口。 陈永康在兵推里故意忽略这些装备的作用,只拿消波块说事儿,说白了就是想给台当局“打气”,可这种经不起推敲的“打气”,只会让台当局更看不清现实。 你说,台当局靠着这些水泥消波块和自欺欺人的兵推,真能挡住统一的脚步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