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变肥料年节省养护成本百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7 15:01:32

工人们将收集的落叶、枝干进行集中填埋。记者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冯维静)今年冬天,西集林场内的落叶、枯枝不再是清理难题。该林场不仅通过布局42个简易堆肥点,采用“填埋-覆膜-翻晒-再填埋”的循环处理工艺,将往年难以处置的园林废弃物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更结合林地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创新实践,构建起“变废为宝”的生态链条,实现了生态效益与资源利用的双赢,为花园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近日一早,西集林场堆肥区域一片忙碌。工人们严格按照作业规范,将收集的落叶、枝干集中填埋后覆盖专用薄膜,为微生物降解创造适宜温湿环境。“每十天翻晒一次,既能通风增氧加速分解,还能有效控制病虫害,这是我们结合年度养护标准优化的流程。”西集林场分场场长芦傲然介绍,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定制化路径”不同,比如粉碎的枯枝、落叶、杂草等,会均匀撒入专门的微生物菌种,经过2-3个月的堆沤腐熟,转化为黑乎乎、富含养分的有机肥料,可以用它养花、种树,还能用它改良板结土壤,让土地重新焕发生机。而木质化程度高的枝条、树干,则被压缩成颗粒状燃料,既能替代煤炭用于冬季供暖,也能作为发电原料。

与“就地堆肥、就地回填”的创新模式相契合,西集林场的堆肥“成品”并非运往他处,而是通过穴施方法精准施用到平原生态林地土壤中,确保林地产生的有机质和养分最大限度归还给土壤。为进一步提升生态价值,林场还借鉴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计划将成品堆肥应用于大树培育和样地监测等方面,让堆肥的生态效益延伸至更多领域。

据了解,西集林场通过分类处理、梯次利用,不仅实现园林绿化垃圾“零废弃”,每年还能为林场节约养护成本超百万元,同时助力提升林地碳汇能力、传播生态文化,形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三重共赢。下一步,西集林场将对照年度工作目标,持续优化堆肥工艺,加强成品质量监测,同时计划联合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升级,进一步提升资源化利用效率,以实际行动助力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