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大驱我们都造16艘了,航母却只有3艘,为什么我们不复制粘贴批量生产航母呢?

墨韵兰亭 2025-11-06 12:31:11

055大驱我们都造16艘了,航母却只有3艘,为什么我们不复制粘贴批量生产航母呢?   咱这三艘航母,说白了都是“临时工”,压根就不是用来大批量复刻的主儿。先说说辽宁舰,这船打根儿起就没打算量产。当年从乌克兰拖回来的时候,船体锈得不成样,里头关键的设备早被拆光了。咱们花了好几年接着建、接着改,其实是把它当成“航母驾校”用的。   6万吨的个头,让咱第一次摸清楚航母的船体结构、舱室该咋布局,更重要的是练出了第一批舰载机飞行员和舰上的操作人员。它的活儿就是“带入门”,证明中国人能玩转航母就行,要批量造它?就凭它那上世纪的老设计,真不值得费那劲。   再看山东舰,这可是咱真正自己设计、自己造的第一艘航母,比辽宁舰稍大点儿,飞行甲板扩了、舱室也优化了,能多停几架歼-15,算是不小的进步。但它还是滑跃甲板,就跟汽车的手动挡似的,舰载机起飞得靠甲板那点倾斜角度加速,没法带着满箱油、满负荷弹药飞,战斗力天生就差点意思。   山东舰的作用是“练手艺”,把咱自己造航母的全流程都验证了一遍,从钢材冶炼到电子系统拼起来,每一步都走通了。可它终究是过渡款,顶多证明“咱能自己造”,还没到“咱要批量造”的份上。   最受关注的就是福建舰了,8万多吨的体量,平平整整的长甲板,还装了三条电磁弹射轨道,单看配置,确实是咱中国正统航母的开端。但别被它的硬实力唬住,它依旧是个“技术试验平台”。   电磁弹射这东西,连美国福特级航母都折腾了好几年才把这东西稳住,咱也得靠福建舰把这套系统练熟了,从每分钟能弹多少次,到坏了该咋修,每个数据都得摸透。而且它还是常规动力,跑远了就得靠油船跟着加油,在远海长时间作战的本事还是有限,离咱真正想要的还差一截。   那为啥055就能批量造?因为驱逐舰的技术路子早就定下来了。柴燃联合动力、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这些核心技术都成熟靠谱,加上海军急着要大批先进驱逐舰给航母护航、组成远洋舰队,需求明明白白又紧迫,自然能“下饺子”。可航母是整个舰队的核心,一步走错了就得回头重改,绝对不能跟着瞎起哄量产。   咱的终极目标,从来都是核动力超级航母。核动力不用装那么多燃油,跑起来几乎不用考虑加油的事,还能腾出更多地方装舰载机和弹药;再配上成熟的电磁弹射,歼-35隐身舰载机就能满油满弹起飞,远程打击能力直接翻一倍。这才是能撑得起远洋战略的“终极装备”。   现在不批量造航母,不是没这能力,是不想走弯路。辽宁舰帮咱入门,山东舰让咱练熟了手艺,福建舰专门用来测试新技术,三艘船一步步把造航母的难点都踩了一遍,从船体设计到弹射系统,从舰载机咋配到人手咋培养,每一步都稳扎稳打。等核动力反应堆能做小、安全控制这些关键技术一突破,真正的超级航母一亮相,到那时候才是咱“复制粘贴”批量造的时候。   海军装备发展,从来不是比谁数量多,关键看技术更新的节奏。055“下饺子”是技术成熟的必然,航母“慢工出细活”,就是为了憋个更狠的大招。耐心等着,咱的核动力航母,肯定不会让人失望。  

0 阅读:75

评论列表

用户98xxx97

用户98xxx97

4
2025-11-06 19:10

辽宁舰是学习,山东舰是验证,福建是练手,后面才是战斗

猜你喜欢

墨韵兰亭

墨韵兰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