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吧11月6日讯在谈到邵佳一出任国足主帅时,《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撰文认为,邵佳一受青睐在于有多位外籍助手,尝试“土主洋辅”模式。
因为更高层希望要借鉴男篮的选帅方式,所以选帅的范围就只能是执教中超的本土教练,而像于根伟表示不报名,这就让可选择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在仅有的几位本土教练中,邵佳一是独立执教时间最短的,他去年中期才接手青岛西海岸队,而李国旭有着带队从中乙一直到中超的经历。但邵佳一之所以能获得青睐,恐怕还在于他的教练团队中拥有多名外籍助手,这种“本土主帅+外籍助手”的模式才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这种“土主洋辅”的模式曾被中国足坛采用过。北京教练王海鸣曾担任中国84年龄段U20女青队主教练,而原跟随霍顿来到中国执教国奥队、国青队的英格兰助手基斯-布伦特,转而受邀担任女青队助理教练,重点在技战术方面辅佐王海鸣。在2004年女足U20世青赛上,中国队一举杀入决赛获得亚军,“土主洋辅”的模式首次尝试便取得了成功。这之后,王海鸣一度代理中国女足主教练,布伦特也应邀继续担任助手,只不过王海鸣代理时间不长,这种模式也就不了了之。
在男足方面,为数不多的中国本土教练率队夺得中超冠军时,背后都有洋助手的身影。在冲击2022年世界杯时,足协也曾希望采用这种模式,但洋助手并不是由主教练自己选定的,而是足协从留在中国的外教中选择推荐,包括时任技术总监克里斯也曾跟随队伍出征,因而实际未能起到重要作用。即便是像后来李霄鹏接手国足后找来的外籍助手,也因为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未能发挥作用。这种情况下,足协在卡塔尔世预赛后重新启用外教。
在中超赛场上,像执教津门虎的于根伟从2023年接手队伍后就物色了两名西班牙助手,2024年虽然一度更换人选,但当时的埃斯特乌在今年继续辅佐于根伟。而邵佳一从2024赛季中期接手青岛西海岸开始,就将曾在慕尼黑1860队担任自己主帅的毛勒尔请来担任助手,今年的教练团队中更有4名外籍人士。
其实,各位新老球迷心里都清楚,就这帮踢球的,谁带都白搭,踢不出成绩来。里皮都带不动,所以就这样吧。而邵佳一年轻有为,有上进心,这是中国足球的福音。此时此刻,有勇气担当,已经甚为不易。加油吧!佳一!!各位新老球迷也口下留情,少喷。[红脸笑][红脸笑]
AllforF
没啥可说的,加油吧!
Whisper
如果病入膏肓,中西医结合照样也治不了。
赧然的小饼
到时候输球的时候看着就数这个马德兴还有袁甲潘伟力黄健翔这种骂的最狠,最能煽风点火,无论是不是战术正确输球比如这个0:1卡塔尔还是说,还是战术问题严重输球比如1:2沙特还有0:7日本这种
牛奶奶和羊奶奶
坦白说一句,再怎么折腾也就是那个样,大家心里都清楚,那些人是什么能力,谁来不都一个样吗[墨镜]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日本球员愿意低薪留洋欧洲二三级联赛的核心原因在于日本足协和J联赛的政策设计,通过严格限制本土薪资和鼓励留洋,为球员提供职业发展动力和长期收益机会。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政策驱动:薪资限制与留洋激励 本土薪资严格受限:J联赛对年轻球员实施C类合同,年薪上限仅38万人民币(约合普通上班族水平),且禁止接广告代言,迫使球员为更高收入寻求海外机会12。 留洋归国后薪资大幅提升:日本足协规定,留洋球员回国后可获显著涨薪,形成“低薪留洋—高薪回流”的良性循环,直接激励球员挑战欧洲联赛12。 二、职业发展:竞技水平与个人成长 提升竞技能力:欧洲二三级联赛(如德乙、西协甲)竞争强度高于J联赛,能帮助球员快速成长。例如,田中碧(租借德乙杜塞尔多夫)、伊藤洋辉(加盟德甲斯图加特)等案例显示,留洋是进入顶级联赛的跳板3。 建立欧洲关系网:日本足协在欧洲设立办公室,推动年轻球员集体留洋,以构建“人才根据地”。如藤田俊哉所述,这有助于日本足球在欧洲形成长期影响力3。2024年中日韩欧洲二三级联赛人数:日本约160人,韩国约60人,中国几个而已。我们国内高薪球员不大愿意留洋。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日本青训体系(如双轨制计划)从小培养球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比赛阅读能力,使球员能快速适应欧洲联赛风格。例如,南野拓实在萨尔茨堡红牛的表现,正是源于青训对“主观能动性”和“团队意识”的重视4。 这种“低薪留洋”模式本质是日本足球的战略选择:通过牺牲短期利益,换取国家队水平提升和联赛长期竞争力。相比之下,中国足球正尝试类似路径(如计划收购西班牙球队),但受限于球员能力,进展缓慢。
用户72xxx10
实话实说,邵佳一执教水平一般,没有外教他真的不行。
灰猫Amo
那还不如让高洪波来呢
吥洅
外籍主帅都搞不定的事,现在寄望外籍助手了?
小新
万一成功了,功劳算谁的?失败了,算谁的?我们国人就是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