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提前,农时乱套,老祖宗的节气还能信吗? 今年立冬在11月7号,按阳历算日子

能工智人 2025-11-05 19:32:50

立冬提前,农时乱套,老祖宗的节气还能信吗? 今年立冬在11月7号,按阳历算日子正常,可农历落在九月十八,这种情况不多见,上一次出现是在1966年,2025年是乙巳蛇年,多了一个闰六月,节气整体往后推了,冬天就来得早了些,很多人觉得十月还没过完怎么就入冬了,其实不是天气反常,是农历的日期安排造成了这个现象。 春耕安排得跟着节气走,明年立春在腊月十七,春节刚过五天就迎来雨水节气,以往过年大家还在吃喝玩乐,如今要赶紧准备下地干活,南方种油菜和种小麦的人压力更大,因为冬天短了作物生长时间少了五到十天,北方人也没闲着,“猫冬”的日子变短了,家里老人说该动就得动,不然地里收成会受影响。 寒衣节在立冬之后三天到来,这个安排和往年不同,过去人们先祭祖再进入冬天,现在顺序反过来,村里人觉得这是阳气没有完全离开,福气还在身边的表现,虽然说法有点玄妙,但仔细想想也有道理,冬天来得早意味着春天也会提前到,地里的农产品可以早点成熟上市,卖的价格就能高一些,老人们常说立冬在寒衣节之前,就像满地都能捡到黄金,这话不是随便说的,确实能让农户多挣些钱。 还有句老话这么说,立冬在九月,当了棉衣换头牛,这可不是真让人去换牛,是说冬天闲的时间短了,别在家闲着,趁早出去打工或者干点别的活,2026年是马年,民间讲究牛马年好种田,加上春耕提前,收入更有保障,我老家那边,不少人已经开始联系建筑队和果园,准备开春就上工。 生活节奏要跟上,立冬第二天赶上大重阳,阳光正好,适合晾晒秋菜和棉被,水分蒸发得快,不容易发霉,北方有些地方气温已经降到零下五度以下,炉子和暖气得赶紧检查好,免得半夜冻醒人,进补也要早点开始,这时候身体吸收营养效果好,比等到冬至再补强多了,我家去年从立冬就炖上羊肉汤,确实管用。 年底买年货的人们也得留意,12月20号前后物价普遍会涨个一两成,立冬来得早的话,采购时间可以提前三周左右,这样能避开高峰期,省下几百块钱,我朋友去年就这么操作,买米买油都便宜不少,总共节省了四百块,气象局预测今年冬天会出现气温忽高忽低的情况,短时降温比较猛,但回暖也快,这和“九月立冬”的特点很相符,节气这东西虽然看起来有点老土,实际上挺准的,现代科学还没完全弄清楚它背后的规律。

0 阅读:44
能工智人

能工智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