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为什么死守红军城?因为这就是斯大林格勒,乌克兰如果丢了红军城,那么后面的仗就不要打了。 很多人只看到了红军城的巷战和火力对拼,却忽略了这座城市背后的更大逻辑。对乌克兰来说,这里不仅是军事据点,更是整条前线最有份量的补给中转站。 城市里藏着物资仓库、野战医院,还有装甲维修厂。前线突击的每一发子弹、每一箱弹药,基本都靠这儿往前输送。 只要这道供应闸口一被俄军拿下,整条顿巴斯的防线就会断裂。乌军没人敢后撤,因为后撤就没了退路。 除了后勤压力,更要命的是经济这一环。红军城附近就是乌克兰现在还能用的炼焦煤心脏地带。 战争已经让大半煤矿停摆,要是连这里都丢了,不仅军工停产,连最基本的工业和老百姓的过冬用煤都要看别人脸色。 经济后门一旦开了,不需要太多时间,社会、军事根基都会跟着崩塌。城市里的机械厂还能修坦克、造零件,这要一断,对普通士兵来说,直接就是前线装备全线趴窝。 红军城正正卡在顿巴斯中心,连接东西南北的大路都在这交汇。往西能供给到第聂伯罗,向北是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马托尔斯克这两个防御重点,再往东就是俄军重点盯着的顿涅茨克。 只要红军城塌了,俄军坦克就能沿着路边一路推进,把北线部队围死,顿巴斯乌军直接被割裂,无险可守。 正因为这样,乌克兰高层只能下死命令,无论代价一定要守住。随着俄军不断压住外围、炮火覆盖全城,红军城的乌军只能靠学校、医院甚至地下通道等一切可利用的工事抵抗,每一条街道和每一栋楼房都成了反复争夺的焦点。 俄军特种兵也曾渗透过来,但却被困在市区,不敢大规模突击,场面一直胶着。乌克兰这边气氛也压抑,不仅士兵压力爆棚,雇佣军早就想撤退,亚速营只能采用最极端的督战手段。只要有人想跑路,直接被拉回火线上,整个系统靠这种高压硬撑到了现在。 红军城已经不仅是一座城市,更像是双方留下的心理底线。谁先松手,谁就可能看着自己这条防线全面垮掉。战场上虽然每一天都有人付出代价,但这座城市承载着乌克兰没法放弃的命脉。 外面的人或许只看见了焦土和废墟,但城下还困着成千上万的普通人,他们只能在爆炸声和恐惧中熬日子。 红军城成了一场意志力的较量,不管是补给、资源还是士兵的信念,都在这里集结到了极限。这也是为什么,无论局势多艰难,这座城市只能咬牙死守,甚至不惜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