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消囊益肾方,横扫90%肾脏顽疾,肾囊肿、肾积水、多囊肾都能调   大家好,我

陈玉龙谈养护 2025-11-05 10:56:44

一个消囊益肾方,横扫90%肾脏顽疾,肾囊肿、肾积水、多囊肾都能调   大家好,我是中医陈主任,从事中医临床三十余年,接诊过无数肾脏疾病患者。西医所说的肾囊肿、肾积水、多囊肾等看似是不同病症,实则在中医里多逃不开“气滞血瘀、水湿内停、肾气亏虚”的核心病机,而我临床常用的“消囊益肾方”,正是针对这一关键,专门调理这类肾脏顽疾。   肾囊肿患者,多是长期情志失调、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则血行瘀滞,水湿运化失常,与瘀血互结于肾,形成囊肿,常表现为腰部隐痛不适、酸胀感,按压时疼痛稍有加重,偶尔伴有尿频、尿急;肾积水患者,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湿热下注,阻碍膀胱气化,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停聚于肾,出现腰部胀痛、小便不利、排尿困难,严重时可见下肢浮肿;多囊肾是先天肾气不足,肾精亏虚,气化无力,水湿、瘀血长期停滞于肾,导致肾脏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表现为腰部持续胀痛、血尿、蛋白尿,后期可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肾癌患者,多是气滞、血瘀、毒邪深结肾脏,肾气亏虚难以抗邪,常伴有腰部剧烈疼痛、血尿明显、体重迅速下降、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   “消囊益肾方”的配伍,正是精准直击这些病机核心。方中三棱为君,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专攻肾脏中凝结的气滞血瘀,不管是囊肿还是肿瘤组织,都能起到消散积聚的作用;莪术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与三棱相须为用,增强破血逐瘀之力,使肾脏气血通畅,水湿、瘀血无处停留;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能促进水液代谢,消除肾积水,同时健脾以助运化,杜绝水湿再生之源;泽泻利水消肿、泄热通淋,增强利水作用,针对湿热下注引起的肾积水,效果显著;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肾脏顽疾久耗肾气肾精,熟地黄能补足肾之阴阳,增强肾脏功能,提高机体抗邪能力,避免水湿、瘀血反复滋生;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血,针对气滞血瘀化毒的情况,清解肾脏毒邪,尤其适合肾癌等重症患者。   分享一个印象深刻的医案:58岁的李大叔,两年前体检发现左肾有一个较大囊肿,直径约4.5cm,同时伴有轻度肾积水,平时总觉得腰部酸胀不适,活动后加重,偶尔有尿频、尿急的情况,下肢偶尔出现轻微浮肿。西医建议定期复查,观察囊肿和肾积水变化,但症状一直反复。   我接诊时,看他舌苔白腻、舌边有瘀点,脉弦涩,这正是典型的“气滞血瘀、水湿内停、肾气不足”。肾囊肿是气滞血瘀与水湿互结所致,肾积水是水湿停聚、膀胱气化不利,水湿瘀血久郁又隐隐化毒,所以出现腰部酸胀、下肢浮肿。治疗思路就是以“消囊益肾方”为基础,加重三棱、莪术的用量,增强破血逐瘀、消散囊肿之力;再加山药、山茱萸补肾固精,缓解肾气亏虚;搭配白茅根凉血止血、利水消肿,兼顾症状与根本。   李大叔坚持服药三个月后复诊,腰部酸胀不适明显减轻,能正常进行日常活动,尿频、尿急的情况消失了,下肢浮肿也消退。复查B超显示,左肾囊肿缩小到2.0cm,肾积水基本消失。之后又巩固调理半年,随访两年,囊肿没有复发,肾功能也保持正常,生活能完全自理。   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肾脏疾病的调理,不能只盯着“消囊”或“利水”,关键是“通瘀、利水、滋肾、扶正”四者兼顾。除了对症用药,患者平时还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远离潮湿、寒冷的环境,少吃生冷、油腻、高盐的食物,避免加重水湿;适当进行腰部锻炼,比如转腰、踮脚尖,增强肾脏功能,保持心情舒畅,肝气顺则肾气通,更利于病情恢复。

0 阅读:49
陈玉龙谈养护

陈玉龙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