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衰落始于大量印度人的引入。有人预测,用不了十年,印度裔将成为新加坡的主要

罗普娱记 2025-11-05 09:56:44

新加坡的衰落始于大量印度人的引入。有人预测,用不了十年,印度裔将成为新加坡的主要群体,而华人或将成为少数,这都怪新加坡领导人的目光短浅。 新加坡为了把自己打造成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眼瞅着本地年轻人不够用,就一门心思盯上了印度,全然没顾上这举动正把新加坡往人口结构颠覆的沟里带,衰落的苗头从大量印度人涌入那天起就藏不住了。 新加坡就那么大个地方,本来人口基数就小,这些年本地人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2022年新生人口创了1960年以来的最低,死的人反而比往年都多,两项数据都破了62年的纪录。 更关键的是,华人的生育率低得吓人,平均一对夫妻连一个孩子都生不到,只有0.65,印度裔的生育率虽说也不高,但0.83好歹比华人强些,这么下去本地能干活的年轻人只会越来越少。 金融科技那些活儿又需要懂技术的人,本地培养跟不上,领导人就急着从国外找人,盯着印度不放了。 他们觉得印度裔懂科技,硅谷那边三分之一的工程师都是印度人,创建的科技公司比英国人、华人和日本人加起来还多,就觉得引进印度人准没错。 早在2005年,新加坡就和印度签了人才引进协议,专门吸引印度精英过来定居移民,政策一开闸,印度人就源源不断地来,之前印度裔在新加坡人口里占比还不到2%,现在已经涨到9.1%,37万多人了。 为了让这些人留下来,新加坡还搞了就业准证制度,只要是专业人才、收入够高,办手续特别方便,很快就能拿到永久居民身份,甚至入籍。领导人只想着填补人才缺口,压根没考虑这么多印度人进来,人口结构会变成什么样。 照现在的趋势,用不了十年,印度裔真有可能变成新加坡的主要群体,华人反而要成少数。现在华人看着还占74.2%,但架不住生育率低、增长慢,而印度人不光靠移民补进来,自家生孩子也比华人多,一进一出差距越来越大。 2023年新加坡总人口快到592万了,这里面还藏着上百万外籍劳工,虽说有来自中国、菲律宾的,但印度裔在高薪岗位上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金融、AI、软件这些赚钱的行业里,印度面孔越来越多,他们站稳脚跟后自然会接家人过来,人口增长速度只会更快。 领导人只算眼前的人才账,没算长远的人口账,这不是目光短浅是什么。 更要命的是,大量印度人涌入已经搅乱了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矛盾越来越多。表面上新加坡说要种族平等,还搞了组屋种族配额,可实际上华人跟印度裔的隔阂越来越深。 华族网约车司机拒载印度裔乘客的事发生过不止一次,印度人租私人房子,往往要比市场价多花钱才能租到,有个公寓因为住了太多印度裔和印度劳工,居然整个小区都被收回了。 2020年一年就有60起种族歧视案件,华族家长嫌弃印度裔老师喷香水,逼着学校换老师;华人家庭还反对自家孩子跟印度人结婚,觉得是稀释血统。 这些矛盾以前没这么突出,都是印度人来得多了之后才冒出来的,社会不安定,怎么能好好发展? 工作上的冲突更让本地人窝火。新加坡华人本来觉得金融、科技这些高薪工作是自家的优势领域,结果大量印度精英进来后,抢走了不少机会。 本地人看着印度裔拿着高工资、住着好房子,心里不平衡,觉得自己的工作被外人抢了,而那些做基础工作的印度劳工又拉低了部分行业的工资水平,两头挤压下,华人对印度裔的不满越来越深。 可领导人只顾着靠印度人撑金融科技中心的架子,对这些民间的不满压根没当回事。 更让人揪心的是,新加坡的核心权力也在悄悄变化。以前新加坡总理一直是华人当,军队里的核心岗位、关键职位也都是华人把持,可2023年居然选出了印度裔的尚达曼当总统。 虽说总理还是华裔黄循财,但总统的位置落到印度裔手里,已经说明印度裔的政治影响力在上升。 长此以往,等印度裔人口占了多数,华人在政治、经济上的话语权只会越来越弱,到时候新加坡就不是以前那个华人为主的国家了。 领导人只盯着金融科技中心的名头,把人才引进当成了“生死存亡”的大事,却忘了人口结构平衡才是国家稳定的根本。 李光耀以前还说要吸引各类人才,兼顾不同族群,现在的领导人一门心思扑在印度人身上,完全打破了族群平衡。社会矛盾加剧、人口结构逆转、华人优势丧失,这些都是衰落的信号。 等到十年后印度裔真成了主要群体,社会乱了、发展断了,再想后悔可就晚了,这一切都是领导人当初目光短浅埋下的祸根。

0 阅读:0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