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一国两制,那就一国一制!”中国台湾的马英九表示,台湾不拒绝两岸统一,但是要用和平民主的方式。然而上面对两岸严峻局面,中国从来不会放弃使用武力,而如今台湾早已没有筹码“谈和平”。 说起来,马英九这套“和平牌”也不是第一次打了。 想当年,马英九在任的时候,确实搞过一阵“两岸和平红利”,那时候台湾经济靠着大陆市场,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可他当时做了什么? 他嘴上喊着“九二共识”,行动上却对美国买买买,把台湾的防务预算往上涨,跟大陆玩起了“经济靠大陆,安全靠美国”的平衡术。这种两面派的做法,说白了就是想拖延时间,指望国际局势变化,给台湾争取更多空间。 结果呢?八年时间过去,两岸的政治僵局一点没解,台湾的经济反而越来越依赖大陆,所谓的“和平”不过是镜花水月。 现在的情况更不一样了。解放军的军机绕台都成了家常便饭,航母编队在台海周边演习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种军事压力不是摆设,是实实在在告诉台湾当局,任何“台独”的试探都是在玩火。马英九还在那儿念叨“和平民主”,可他没搞懂,和平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施舍,而是实力对比下的结果。当解放军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控制台海局势时,台湾所谓的“谈判筹码”早就被风吹跑了。 更关键的是,台湾的经济命脉早就被大陆攥在手里了。台湾的半导体产业是厉害,台积电确实是全球芯片代工的龙头。可这个产业能离开大陆市场吗? 大陆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台积电超过一半的营收来自大陆和香港。如果大陆真的下决心,随便在贸易规则上动动手脚,台湾的经济就得抖三抖。 马英九当年执政时,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了,可后续的服务贸易协议却卡在台湾的“立法院”过不去。这种只想要经济好处,却不想在政治上靠近的做法,大陆能容忍多久? 而且,国际社会对台湾的态度也越来越清晰。美国虽然口头上支持台湾,卖武器、派官员窜访,但真到了要为台湾出兵的时候,美国会怎么选? 看看阿富汗撤军的狼狈,看看乌克兰战争的拖沓,美国国内自己的问题都一堆,怎么可能为了台湾跟中国全面开战? 所谓的“协防台湾”更像是政治口号,用来安抚台湾,顺便多卖点武器装备。马英九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战略误判。 马英九总喜欢强调“民主”,可他忘了,国家的统一是民族大义,是历史潮流,不是用“民主”当挡箭牌就能阻挡的。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也是联合国2758号决议确认的。任何分裂国家的企图都是非法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大陆从来都承诺,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这个“和平”是有底线的,那就是不能允许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如果有人越过这条红线,那“武统”就不是选项,而是必然。 现在的台湾年轻人,对大陆的了解越来越少,被“台独”思想洗脑的也不在少数。这种情况下,马英九的“和平牌”更显得苍白无力。他既没有能力扭转台湾内部的“去中国化”趋势,也没有实力对抗大陆的军事压力。 他的言论,更像是一种政治怀旧,怀念那个两岸还能坐下来谈谈的旧时光。可时代变了,大陆的发展速度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无论是经济、科技还是军事,都已经把台湾远远甩在了身后。 马英九应该明白,两岸问题的主动权从来不在台湾手里。大陆有足够的耐心,也有足够的能力来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的大门一直敞开,但前提是台湾当局必须承认“九二共识”,放弃“台独”幻想。 如果一边想享受大陆带来的经济红利,一边又搞对抗、搞分裂,那最终只会把台湾推向深渊。所谓“一国两制”是大陆的善意,给了台湾高度自治的空间。如果台湾不想要“一国两制”,那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一国一制”。 这不是威胁,而是现实的选择。马英九的“和平牌”打得太晚了,也太天真了。在实力面前,任何花言巧语都显得那么可笑。台湾的未来,只能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寻找出路,任何其他的幻想,都终将破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