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庆也能写字卖钱,我也有冲动的感觉 出生于50年代早期的刘晓庆,在影视圈深耕数十年,塑造了无数经典角色——从《小花》中坚韧柔情的何翠姑,到《武则天》里霸气十足的一代女皇,还有《芙蓉镇》《原野》等作品中的鲜活形象,皆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但你可能不知道,她靠写字赚的钱,比不少当红艺人拍戏还多——2024年一幅字在北京荣宝斋拍出6.8万元人民币,一个“福”字在美国拍卖会上以50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6万元)成交,凭啥? 刘晓庆与书法的结缘始于1995年拍摄《武则天》。剧中大量临摹书法、题写匾额的戏份,让她为贴合角色神韵钻研笔法,就此埋下对笔墨的兴趣种子。低谷期她靠练字解压,没想到练出了“第二事业”。她曾在《艺术人生》专访中提及,最初每日坚持练字1-2小时,从临摹《九成宫醴泉铭》打基础,还特意请教书法家欧阳中石打磨技艺,手指磨出茧子也未曾间断。 随着书法水平的提升,朋友劝她参展,2019年前后她的书法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如今其作品已形成稳定市场:2024年美国洛杉矶一场华人艺术品拍卖会上,她的单个“福”字从600美元起拍,最终以5000美元落槌,按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约3.6万元;同年北京荣宝斋秋季拍卖会上,她的四尺整张书法作品成交均价达6.8万元人民币,远超同尺寸省级书协会员作品。 不过,行家对其书法艺术价值的评价却褒贬不一。世界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周永阳在2024年的抖音视频中直言:“她的书法没有她长得模样好”,点出作品艺术价值平平的现状。有意思的是,普通书法家写得再好,同尺寸作品在同类拍卖会上可能连1万元人民币都卖不到,刘晓庆的字到底“贵”在哪? 其实答案很明确:购买者多为企业家、影视从业者,他们更看重的是刘晓庆数十年演艺生涯积累的名人光环,而非单纯的书法本身。她曾坦言,从没想过练字会成为另一种“事业”,“一开始就是喜欢,后来能得到市场认可,算是意外之喜”。看到这一幕,不少普通人会萌生“自己写字也能赚钱”的冲动,但实则不然——对普通人而言,哪怕字写得堪比省级书协会员,没有影响力托底,也难有这样的市场。刘晓庆的书法生意,本质上是名人效应的生动注脚,而非可复制的“赚钱模板”。 你觉得她的字值6.8万元人民币吗?是买“名气”还是买“艺术”?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本文依据北京青年报(2023)、《艺术人生》专访(2019)、北京荣宝斋2024秋拍数据、美国洛杉矶华人艺术品拍卖会2024年记录、周永阳2024视频相关信息创作 网络截图







